当前位置:首页 >

关爱新就业群体,他们这样做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10-12 09:17:20 作者: 编辑:周鲸毅 责任编辑:杨波

关爱新就业群体,他们这样做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婷婷、任斐斐 通讯员朱素珍、牛媛媛

编者按:

风雨无阻的外卖骑手、往来奔忙的快递员、东奔西跑的网约车司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就业群体。

随着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让他们工作安心、舒心,既是一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考题”,也是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兵团各师市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通过精准化服务、多元化关怀、常态化保障,不断增强其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温情服务暖人心

“以前送餐间隙想喝口热水都难,现在驿站里不仅能喝上热水,还能给手机充电,太贴心了!”10月9日,在二师铁门关市河北花苑社区的暖心驿站内,外卖员刘常波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笑着说。

河北花苑社区地处铁门关市商业核心区,周边商铺密集,新就业群体较多。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工会+志愿者”机制为纽带,整合辖区商铺资源,建成7个暖心驿站,配备桌椅、饮水机、充电排插等,并在驿站入口处设置醒目引导牌,确保新就业群体“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

“社区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刚需’,还特别懂我们的‘心事’。”快递员王志勇的话,道出了不少新就业群体的心声。此前,他和不少同事一直不清楚社保缴纳流程,社区得知后,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政策进驿站”活动,帮新就业群体厘清灵活就业社保参保、缴费基数调整等疑问。社区还建立新就业群体微信交流群,实时推送惠民政策、天气预警、就业信息,形成“线上+线下”双服务模式。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社区创新“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对接机制。通过定期走访收集新就业群体诉求、邀请新就业群体代表召开恳谈会等形式,分类梳理新就业群体充电续航、便捷就餐、子女托管等高频需求,联动辖区商户、学校、企业等制定对应服务清单,不仅化解了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更让他们在社区找到归属感。

“要让每一位新就业群体成员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度。”河北花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秋君说,“我们将继续完善暖心驿站功能,增设图书角、应急药箱等,推动暖心服务从‘解决难题’向‘提升幸福感’延伸,真正把驿站打造成新就业群体的温暖港湾。”

普法宣传在身边

“送餐路上出事故该找谁?”“遇到道路交通问题怎么解决?”……不久前,在七师一三七团金边南路社区的活动室里,十余名外卖骑手围坐一堂,认真聆听来自一三七团司法所和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交警大队举办的普法宣讲。

活动中,工作人员聚焦外卖配送行业“争分夺秒”的特点,针对骑行中常见的高频违法点和安全风险,结合真实案例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深入剖析闯红灯、逆向行驶、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行为的危害与后果,引导骑手树立“安全就是最高效率”的理念。

这是七师胡杨河市“暖新护航”行动中的一幕。今年,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户外工作强度大、权益保障难等问题,该师市总工会、司法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将法律服务和暖心关怀直接送到群众身边。

除了送上“法治定心丸”,七师胡杨河市还着力打造新就业群体的“暖心补给站”。目前,该师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会驿站30个(含4个“司机之家”),服务范围覆盖9个团场、1个市区、1个经开区。

“我们要让这些为城市奔波的人,有个地方喘口气、加把劲。”七师胡杨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刘瑜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驿站布局,扩大覆盖面和服务半径,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驿站设施完好、物资充足、服务到位。”

畅通治理微循环

在六师五家渠市,一些外卖骑手还多了一个新身份——“流动网格员”。45岁的外卖员张立新就是其中之一。送餐途中,他总会多留一个心眼:留意路面情况、公共设施是否完好。

9月30日中午,张立新发现一处消防栓在漏水,立即拍照上传到社区网格群。不到半小时,维修人员便赶到现场处理完毕。“以前看到这些事,总觉得不归我管。现在不一样了,我也是城市治理的一员。”张立新语气中透着自豪。

像张立新这样穿梭于五家渠市街头巷尾的“流动网格员”已有上百人。他们如同城市的“移动探头”,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上报情况,成为基层治理中一股不容忽视的辅助力量。

如今,在快递员陈鑫的配送车里,除了包裹,还多了一叠反诈宣传单。每送一件快递,他都会附上一句贴心提醒:“您好,您的包裹到了,记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保护自己哦。”

这一“反诈快递”行动,源自社区民警与快递公司的携手合作。如今,防诈骗知识随着包裹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道“安全锁”。

从一顿热饭的温暖,到一个身份的转变;从一次拍照上传,到一句反诈提醒——新就业群体不再是城市的“过客”,而是成为这座城市的“守护者”,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让城市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