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张万红:巡渠数十载 一生水利情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10-15 09:29:07 作者: 编辑:周鲸毅 责任编辑:赵凯

巡渠数十载 一生水利情

——兵团故事连环画之三〇三

叶燕莉/绘

①1986年4月,张万红来到四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伊犁河灌区管理服务站六十七团水管所洪海沟龙口,担任配水员。这里远离人群,与他相伴的只有野生动物和寂静的山谷。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坚守了整整38年,直到2024年春节前夕退休。

②2007年4月,连续几天的暴雨引发泥石流,山洪裹挟着石块,沿着洪海沟50余米宽的河道汹涌而下,以每秒超过100立方米的流量迅速填满了东干渠,并不断冲击着龙口闸门,洪海干渠全线告急。

③危急时刻,张万红和同事沙吾列特别克·角南冲向龙口闸房,奋力吊起重达5吨的泄洪闸,确保了龙口和洪海干渠的安全。

④当时,团场十几万亩农作物正处于春播春灌关键期。张万红和沙吾列特别克·角南的英勇行为得到了团场领导的高度评价。

⑤2013年春天,张万红出现了胸闷、腿软的症状,平时步行20分钟的路程,他竟用了一个多小时。他不得不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病假。张万红被医生诊断为胸腔积液,病因与他在野外工作时喝冰水、吃冷饭密切相关。

⑥即便如此,张万红也从不抱怨,仍然一门心思扑在水利工作上。

⑦2021年,四师水利中心在龙口兴建了值班室,配备了太阳能发电机、冰箱、煤气灶等,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值班人员由原来的单人增加为双人,张万红迎来了新同事彭伟华。

⑧张万红对彭伟华说:“洪水一多,泥沙量就大,这时候就得赶紧排沙。如果沙子淤满了,闸门摇不动,我们就得下水挖沙。”他指着排沙闸认真叮嘱,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

⑨退休后,张万红时常回到龙口,给彭伟华讲解如何观察水情、分水、调水。平日寡言少语的他,只要谈及与水相关的话题,便滔滔不绝,对水利事业的热爱溢于言表。

⑩多年来,张万红的妻子穆善翠默默承担了家庭的重担。由于长期辛劳,穆善翠患上了肝硬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张万红因为工作原因,对妻子照顾甚少。他哽咽道:“我亏欠她太多。”38年坚守的背后,是“守好岗位才踏实”的朴素信念。

张万红,男,汉族,1960年11月生,四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伊犁河灌区管理服务站六十七团水管所龙口岗配水员。38年来,张万红在深山里守护洪海沟龙口,累计巡渠近10万公里,用坚守和奉献,确保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周边农田及时灌溉。2024年,他被评为“敬业奉献兵团好人”。(据兵团日报资料库)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