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文明中国·兵团行走笔之一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永杰
80岁的俞静芳每个月都会前往一师六团爱心养老院看望老人们,这一温馨场景已持续了6年。和她一起的,还有由30多人组成的一师六团“夕阳红”银发工作室的老党员们。6年来,该工作室从寥寥数人发展到30多人,被评为兵团“正能量活动示范点”,还于2024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10月16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六团,聆听这些老党员发挥余热、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
“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就是让老同志有机会继续发光发热。”“夕阳红”老党员银发工作室负责人张曙醒说。
从2019年成立之初,“夕阳红”老党员银发工作室按照“政治素养高、群众威望高、专业能力强”的标准,广泛吸纳各行业离退休干部,建立起社会管理、红色教育、假日学校、正能量宣传4个工作组,打造“知心奶奶”工作室、老书法家名师工作室等特色工作室及“关心下一代特色教育小课堂”,引导鼓励老同志在传承红色基因、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亮身份、作贡献。
满头银发的俞静芳是“知心奶奶”工作室负责人。1963年,俞静芳从上海来到新疆支边,把半生献给了兵团建设事业。退休后,她继续留在六团,把热情倾注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俞静芳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在担任六团中学法治副校长期间,她积极组织开展普法宣传、红色故事宣讲、心理辅导等活动120余场次,用心用情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六团,像俞静芳这样的老人还有不少。刘吉常无偿教孩子们学习书法,肖世宽经常深入连队宣讲兵团精神,张曙醒热心组织文艺演出活动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老人们各展所长,让“老有所为”焕发出时代光彩。
这支银发队伍还积极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在开展“党群连心·爱在六团”志愿行动中,老人们累计参加文明交通劝导活动12次、惠民政策宣讲13次、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9次、居民纠纷排查36起、环境卫生整治18次。“老同志们经验丰富、威信高,他们说的话,大家都愿意听。”六团迎宾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文胜说。
近年来,兵团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不断探索“银龄”人才参与社会服务新路径,通过创建“老党员银发工作室”、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拓宽老同志贡献智慧、服务社会的渠道,让老同志在老有所为中充分发挥余热,实现晚年人生价值。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夕阳红”老党员银发工作室的墙上,张贴的这幅标语格外醒目。“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就会一直干下去,把正能量传递到每个角落。”这是工作室成员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