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

来源:兵团日报-团炬时间:2025-10-22 08:57:45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万代喜

兵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奋力开创兵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何忠友讲话 刘见明主持 李震国出席

乌鲁木齐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元赓、王素凡)兵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10月21日举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何忠友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要题词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更好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10月21日,兵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鑫 摄

上午10时,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兵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宣传部部长刘见明主持大会。兵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李震国出席并宣读《兵团党委、兵团关于表彰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

10月21日,兵团领导为受表彰的模范集体代表颁发奖牌。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鑫 摄

何忠友等兵团领导为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颁发奖牌。

十四师一牧场党委书记、政委史治钢,十三师红星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马林分别代表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发言。

10月21日,兵团领导为受表彰的模范个人代表颁发奖牌。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鑫 摄

何忠友代表兵团党委、兵团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兵团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兵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何忠友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引领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成就。兵团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力量。70年来,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兵地各民族早已凝结成为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命运共同体。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兵团党委团结带领各族干部职工群众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面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

何忠友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要持续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各族干部职工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全力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和边境安宁,坚定不移把维稳戍边摆在首位,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全面铺陈中华文化底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持续开展青少年“筑基”工程,进一步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要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推进兵地嵌入融合发展,创新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载体,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构建兵团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职工群众。要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导各族职工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李永红、李旭、朱雪冰,武警兵团总队有关负责同志,兵团党委、兵团副秘书长,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各师市、院(校)领导班子成员,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等参加会议。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