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队 激发新活力
朱玉、王英杰
10月19日清晨7时,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二社区的主干道上已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老党员陈英杰手持记录本,脚步稳健地穿梭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他弯腰查看垃圾桶旁是否有散落的垃圾,伸手晃动健身器材检查稳固性,踮脚观察楼道消防栓的密封情况,每发现一处问题,就立刻在本子上详细标注位置和具体情况。“咱们小区老人小孩多,这些细节可不能马虎。”陈英杰一边记录,一边喃喃自语。这是他作为“暖阳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一员的日常。

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二社区志愿者入户为居民理发(摄于8月26日)。朱玉 摄
这支由50名老党员组成的队伍,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安全探头”。他们的身影常出现在小区的各个角落,日常巡检公共设施,节假日里安全值守。同时,凭借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他们还是化解邻里矛盾的“和事佬”。
“我们这些老同志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职责不能丢。你看这个健身器材,就是根据我们巡查记录更换的。”陈英杰说。据统计,队伍成立至今,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3件,解决职工群众诉求124件,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陪伴、在社区里普及环保知识……在同和·幸福城二社区,“同心和创共筑幸福”的党建品牌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8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服务800余场次,惠及职工群众超5.2万人次,“红马甲”成了幸福生活的“代名词”。
10月10日,社区活动室内,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声,67岁的宋明辉坐在椅子上,看着镜子里清爽利落的发型,笑得合不拢嘴:“小阮剪得好看,还陪我唠家常,太幸福了。”他口中的“小阮”,是“巾剪刀”志愿服务队队长阮春梅。每月10日,她都会带领这支队伍准时在活动室内为居民服务。
“服务队从2016年的3人发展到现在18人。”阮春梅介绍。如今,这支队伍已累计服务500余人次,实现辖区60岁以上老人全覆盖,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上门服务,让温情通过剪刀悄然流淌。
“这张爱心服务卡可不简单,是咱老人的‘救命符’!”日前,社区独居老人邹春阳向笔者展示“零距离”志愿服务队的爱心服务卡。
2024年10月,邹春阳因睡前忘记关天然气,导致失火,浓烟弥漫整个楼道。联户长李玉玲发现后,立即联系爱心服务卡上的联系人苏娅。3分钟内,“零距离”志愿服务队队员赶到,很快完成急救处置。
这张“爱心服务卡”上,清晰罗列着从社区工作人员到志愿者的一级至四级联系人电话,服务内容涵盖就医陪护、居家保洁、应急救助等多个方面,老人只需一通电话,就能享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目前,辖区114名独居老人均有定制爱心卡,“一卡在手,服务无忧”的承诺,正被队员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兑现。
9月22日下午,社区舞蹈室内,退休教师冯君荣正带领“屯河之声”文艺志愿服务队排练节目《我爱你头屯河》。队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脸上洋溢着饱满的热情。这支由20多位文艺爱好者组成的“屯河之声”文艺志愿服务队,用“宣讲+文艺”的方式,紧扣兵地融合、经济发展等主题,创作了《大步向前走》《庆丰收》等20余件作品。
“我们要排练出更多优秀节目,不断丰富居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冯君荣说。成立至今,他们已在养老院、社区文化长廊等场所演出100余场次,深受居民喜爱。
从银发党员的治安巡查到文艺志愿者的政策宣讲,这些“红马甲”用点滴行动,绘就出社区基层治理的幸福图景。“社区会继续搭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不断优化服务队,激发新活力,让这束志愿微光越聚越亮,把社区建成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同和·幸福城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海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