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75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来源:新华网时间:2025-10-25 21:00:55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万代喜

75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视频制作:李桐 盛瑞丽)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初

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

悍然越过三八线

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

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正义与和平

中国人民志愿军

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

进入朝鲜战场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新华社发(黎民 摄)

1

1950年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朝鲜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

遭遇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

志愿军第40军118师

只用一个小时

成功歼灭敌人

以首战告捷

打出了国威、军威

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一天也被确定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中朝军队连续发动五次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将敌人赶回三八线,敌我双方转入战略对峙。这是志愿军某部渡过汉江后围歼残敌。新华社发

2

激战云山城

会战清川江

鏖战长津湖

……

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斗中

30多万名英雄功臣涌现

近6000个功臣集体屹立不倒

志愿军第9兵团向美军发起反击。新华社发(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粉碎“绞杀战”

抵御“细菌战”

血战上甘岭

……

英雄的志愿军

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准备夜间出击。新华社发

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

……

他们的名字

刻进了民族的记忆

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

“最可爱的人”!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欢庆战斗胜利。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3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

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

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

于1953年7月27日

在板门店签订

《朝鲜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新华社发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向世界宣告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

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

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

是一去不复返了”

1954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部队抵达安东(今辽宁丹东),受到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新华社记者 王纯德 摄

4

“805步,鸭绿江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

志愿军老战士程茂友说

“每个过江的战士

都是抱着用生命保卫新生共和国的决心

视死如归。”

但不少战士仍边走边回头

想再多看一眼祖国的大好河山

志愿军40军120师359团1营1连

指导员王凤和宽慰战友

“等仗打赢了,回来坐着火车看

坐着飞机看,看个够!

这是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的部分志愿军烈士肖像(拼版照片)。新华社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供图)

然而,很多人没能回来看个够

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

为了祖国

为了人民

为了和平

献出了宝贵生命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是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在4架歼-20飞机伴飞护航下即将降落。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今年9月12日

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庄严肃穆

第十二批30位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以及近300件相关遗物

由空军运-20专机接引

在礼兵护送下

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9月13日拍摄的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70多年来

祖国从未忘记他们

从2014年至今

已有十二批共1011位烈士

以最崇高的礼遇回归故土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入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我们仍在尽最大努力

让英雄从“无名”到“有名”

从“回国”到“回家”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走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程茂友说

“我们缅怀先烈是为了告知世人

一个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

和安全奋起战斗的民族

是不可战胜的。”

铭记历史,是最好的致敬

奋进复兴,是最好的纪念

今天

让我们再一次

致敬最可爱的人

缅怀不朽的英雄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作者:于杨 杨昕熠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