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如此多“椒”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10-26 08:52:37 作者: 编辑:草娃 责任编辑:张志玲

乡村振兴如此多“椒”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嘉成、通讯员姬安妮

10月20日,二师二二三团职工在装运辣椒。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嘉成 摄

仲秋时节,在二师二二三团2万亩“天然晾晒场”上,火红的辣椒如红毯般铺展开来,工人们手持木耙忙着翻晒辣椒,叉车穿梭于晾晒区与装车点之间,远处货车鸣笛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这片被当地人称为“天然晾晒场”的戈壁滩,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红色宝地”。

“这里的戈壁滩平整开阔,生产的辣椒品质好,引来了众多收购商,收购价格也比别处的高一截。”来自和硕县的种植户丰东晓擦着额头上的汗,看着自家1600亩的辣椒被陆续运抵晒场,笑着说:“辣椒单产700多公斤,已经卖出去三分之一了。”二二三团种植辣椒独特的资源禀赋让周边种植户慕名而来,每年15万亩鲜辣椒在这里晾晒好后,走向全国市场。

在晒场边缘的收购点,铁门关市鸿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席小峰正忙着核对收购清单。“我们公司已经在这里扎根5年了,看中的就是辣椒的品质和便利的交通。”他抓起一把鲜红的辣椒解释道,“这里的辣椒色价高,晒场离厂区才一两公里远,大大降低了拉运成本。”今年,席小峰所在的公司计划收购原椒8000吨,而像他这样的外地客商还有不少,山东客商王俊超的收购量已达4000吨,占全年计划的80%。

辣椒晒场上的热闹景象,只是二二三团辣椒产业的“起点”。在新疆润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四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鲜红的辣椒经过色选、干洗、剪把等工序,变身辣椒粉和剪把椒。“今年新增了4台色选机、1台X光机和两套干洗设备,明显提升了产品品质。”该公司工作人员国路军指着监控屏介绍,“现在日均产辣椒粉20吨、剪把椒20吨,年产值能达五六千万元。”

二二三团通过驻点招商、精准招商,已引进新疆川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52家辣椒加工企业。铁门关市久红椒业有限公司的两条生产线日产辣椒颗粒120吨,产品今年已外销7000吨;新疆川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粉专供四川、云南等地市场,日均加工量达50吨。近两年,该团引进的色素加工企业,让辣椒从食品原料升级为工业产品,甚至走进了化妆品生产车间。

仓储保障是二二三团辣椒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从仓储到运输再到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满足了客户全年用料需求。在新疆荣发冷链仓储有限公司的11座冷库前,负责人董大伟正在检查风冷设备,他说:“2024年投用的1.2万吨库容,采用最先进的风冷技术,能最大限度保留辣椒色价。”如今,该团辣椒低温仓储总能力已达5.3万吨,错峰销售让辣椒价值倍增。

“我们已形成育苗、种植、加工、冷链、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二二三团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杨明成的话语中透着自豪。这个依托戈壁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打造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正释放强大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5个团镇、4个县乡的3000余户种植户增收,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该团六连职工张宗锋便是受益者之一,他说:“农闲时在加工厂务工,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

数据见证了二二三团辣椒产业的崛起:今年,该团辣椒产业预计产值达19.7亿元,年交易辣椒颗粒和原椒各15万吨,交易额突破30亿元。

从“卖原字号”到“全链增值”,二二三团做强辣椒产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书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