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军:铁笔生花
王晓燕、王璇、杨述平
走进十三师红星一场红星书画院,62岁的裴永军正手握一把特制的画刀,在画布上细细勾勒。一幅名为《丰收》的刀画,随着他的刀尖渐渐鲜活起来。

裴永军刀画作品《红星印象》。
在这里,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画,正与厚重深沉的兵团精神深度融合,谱写文化传承的生动篇章。
裴永军与刀画的结缘,始于一份对艺术的执着。“我以前就爱画画,后来发现刀画作品别有韵味,得知它是非遗项目后,更坚定了把它传承下去的决心。”为了精进技艺,他毅然远赴黑龙江省,拜师于中国刀画家协会副主席王永贵门下。
初学时,裴永军每天泡在画室里,从最基础的握刀姿势到复杂的色彩调配,反复打磨基本功。然而,学得越深,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越发清晰:“刀画能画山水,那能不能用来画兵团人自己的故事?”
这个想法成了裴永军艺术道路的转折点。他深知兵团的发展变迁是最好的创作素材,于是扎根红星一场,让刀画也在此落地。他深入团场采风,将职工群众的奋斗场景,化作一幅幅作品。
他精心创作的《红星印象》《红星一场采摘园》等作品,生动再现了红星一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图景。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了艺术美感,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兵团精神,成为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的重要展品。
今年8月,在红星一场文体广电旅游中心的支持下,裴永军开办了刀画专项培训班。“裴老师的作品很有特色,既传承了非遗,又弘扬了兵团精神,非常打动我。”红星一场工艺美术协会主席高素玲在了解刀画后深受触动。
“未来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支持非遗传承,让兵团精神借助更多艺术形式,实现更广泛的传播。”红星一场文体广电旅游中心主任盛日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