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兵团故事连环画之三〇六
叶燕莉/绘

①2000年,朱广兰成为十三师黄田农场五连职工,在10亩葡萄园里种植葡萄。在她的精心管理下,葡萄长势良好,喜获丰收。

②小小的葡萄园承载不了大大的梦想,朱广兰想闯出一条致富路,彻底摘掉“穷帽子”。一次在翻阅《大棚蔬菜栽培》《特种经济作物栽培》等农技书籍时,她萌生了承包大棚种植蔬菜的想法。

③怀揣着梦想,朱广兰在农闲时节多次前往哈密市区各大超市、市场了解行情,辗转找到经验丰富的大棚蔬菜种植销售大户取经。

④恰逢2009年团场出台惠民政策,动员职工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增加收入,朱广兰立即承包了2座蔬菜大棚,当年就获益4万多元。

⑤2011年春节,朱广兰发现反季节蔬菜特别受顾客欢迎。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要求高,还要控制好菜品上市时间,这让朱广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她说:“别人能干好的事情,我也能干好。”

⑥此时,团场邀请专家进行农业知识专题培训,提高职工群众蔬菜种植技术,促进多元增收。朱广兰积极参加培训,买来相关书籍认真学习。

⑦2012年,朱广兰决定增加2座蔬菜大棚,扩大种植规模。从菜品选择到起垄、盖膜、浇水、追肥,每一道工序她都认真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4座蔬菜大棚收入10多万元。2013年,仅一棚丝瓜年收入就达到8万元,朱广兰终于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⑧一人富不算富。朱广兰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职工群众。她时常在蔬菜大棚里向大家传授松土、施肥、浇水、预防病虫害、保产保收等技术,成了深受大家信赖的“土专家”。

⑨2012年,连队困难职工余世美承包了一座蔬菜大棚。作为丝瓜种植负责人的朱广兰将新品种丝瓜优先安排给余世美种植,并为她提供技术指导。当年,余世美收入9.7万元。

⑩朱广兰带领大家成立合作社,让当地人都吃上了既便宜又新鲜的放心菜。朱广兰还在团场工会、妇联兼任职务,积极向职工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朱广兰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
朱广兰,女,汉族,1975年6月生,中共党员,十三师新星市黄田农场五连职工。她辛勤耕耘,勤于钻研,成长为精通农业的“土专家”,在实践探索中找到设施农业这条致富之路,成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多年来,朱广兰获得了很多荣誉,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据兵团日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