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瓜子“出圈”的奥秘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郑瑶
核心提示:
十师一八八团年产瓜子原料超2.6万吨,带动相关产业产值突破6.2亿元,团域内瓜子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亩产量约270公斤,亩均利润1500元至2000元;依托成熟的订单农业模式,直接带动1500余户职工参与产业化经营,职工人均年收入超10万元。
破局:实现由劣到优转变
一八八团地处北纬47度黄金种植带,日照充足,且有阿尔泰山冰雪融水作为稳定灌溉水源,具备生产高品质瓜子的良好条件。

航拍十师一八八团食葵地(摄于7月10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摄
2012年,一八八团陷入“好土地难产好瓜子”的发展困境。据该团职工张周回忆,当时团场主要种植的瓜子品种为“三道眉”,因种子本身品质欠佳,产品品质难以达标。职工群众普遍缺乏种植瓜子的经验,从播种流程规范到农药施用标准,都未形成科学的操作体系,技术短板进一步加剧了瓜子产量与品质的下滑。
“当时种了40亩地的瓜子,但产量极低,市场售价每公斤仅2至3元,经济效益远低于预期,严重亏损。”这段经历不仅成为张周等亲历者的深刻记忆,也使这片具备天然优势的“黄金种植地”,在当时陷入了发展困境。
面对困境,该团领导率先寻找突破方向,与职工群众共同探索发展之路,积极引入“双星60”“三瑞11”两个瓜子品种进行试种,反复对比不同品种在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与产出品质,并邀请十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专家到现场作指导,制定标准化播种、科学施药等流程。
2012年至2016年,一八八团瓜子产业逐步摆脱困境,实现稳步发展。与此同时,瓜子市场售价逐步回升,团场瓜子产业从亏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探路:家门口建起加工厂
2014年,长期在一八八团收购农副产品的职工余峰,去了疆外的炒货企业参观。余峰站在自动化加工车间里,看着团场产的瓜子经过炒制、包装后,价格翻了三四倍,心里“咯噔”一下:“咱们有这么好的原料,为啥不自己加工呢?”

11月6日,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检查瓜子包装质量。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摄
带着这个念头,余峰跑市场、学技术、找资金,整整筹备了一年后,2015年3月,在一八八团团部,他建立了十师北屯市乃至阿勒泰地区第一家瓜子深加工企业——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集原料种植、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后来成了该团的瓜子龙头企业。
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余峰注册了“傻老大”商标。“当时厂房就只有几间小平房,生产条件比较差。”余峰记得,当年6月“傻老大”瓜子在北屯市和阿勒泰地区市场上一经推出,就获得消费者好评。凭借着良好的品质,一八八团瓜子逐渐被大众熟知。
一年时间,“傻老大”瓜子不仅打开了疆内市场,还远销甘肃、陕西等地。余峰的成功,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让更多人看到了瓜子产业的潜力。2016年到2019年,13家瓜子企业陆续入驻团场工业园区,瓜子加工的“星星之火”,渐渐有了“燎原之势”。
聚势:联动释放叠加效应
2020年10月,一八八团农产品加工园区整合纳入北屯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加工企业进行统一管理,这意味着该团的瓜子产业能享受到更好的政策,发展前景更广阔了。
色选、炒制、称重、包装……如今,走进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包装线飞速运转,原味、五香、盐焗瓜子从生产线上下来,转眼就装进印有“傻老大”商标的包装袋。“订单已经排满了,订单额近800万元。”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晓丽告诉记者。
“2024年,公司启动增产扩容计划,目前已新建2栋标准化车间,新增仓储能力6000吨。”陈晓丽介绍,企业还计划研发麻辣味、藤椒味瓜子等新产品,并进一步开拓市场,带动北屯瓜子从“新疆好货”走向“全国爆品”。
产业发展要稳,种植得先“强”。为了让瓜子由“低端原料”变身“高端产品”,一八八团联合新疆晨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行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形成了“兴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增收”的合力。
“现在种地比较省心,公司不仅提供优质种子,还派技术员全程指导,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把每一步都讲得明明白白,我们实现了科学种田!”一八八团八连职工成小云站在自家120亩订单南瓜地里,脸上满是笑意。
她种植的这片南瓜,是今年全团4200亩有机瓜子订单的一部分,“这是有机无壳南瓜,专门用来培育高品质有机瓜子。”陈小云介绍,按照订单合同,这批瓜子的收购价能达到每公斤20元左右,“算下来,每亩地比之前种普通作物能多增收200元。”
新疆晨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焦卫萍介绍,企业年加工瓜子能力达到1.5万吨,去年企业产值达到9800多万元。
“企业和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订单,职工群众按照要求种植,收获后进行统一收购。”一八八团党委常委、副团长项阳介绍,今年师市4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与500余农户签订订单,订单面积达6万亩。
截至目前,一八八团的瓜子种植面积从2017年的2万亩增至如今的8.18万亩,年均增长10%。该团全面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通过标准化种植、良种覆盖率90%以上以及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保障了瓜子的品质与产量。
跃升:小瓜子铺就致富路
产业链的延伸,惠及了团场的每一位职工群众。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筛选车间负责人王磊,自2015年公司建厂、“傻老大”品牌落地起,便选择留在家乡任职,一干就是多年。
“现在每月能挣7500元,工资稳定,比在外头漂泊心里踏实太多了!”王磊介绍,每到生产旺季,车间能吸纳200多人就业,不少和他一样的团场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增收。
田间地头的种植户同样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今年,一八八团种植户李福玉与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订单。“今年是葵花丰收年,单产达到320公斤!”李福玉粗略核算,除去成本,纯收入能有2000多万元,这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瓜子产品展示区一隅(摄于11月6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郑瑶 摄

职工群众在十师一八八团食葵地里采收食葵(摄于8月30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摄
据统计,目前一八八团的订单农业已带动1500余户职工参与产业化经营,职工人均年收入达10.1万元。2021年,“北屯瓜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一八八团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3年,该团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昔日的“原料输出地”,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瓜子强镇”。
2021年后,一八八团瓜子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团场在发挥产量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瓜子品质,引入绿色种植技术,严格按照各生产环节标准,培育特色瓜子品牌,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让种植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目前,该团拥有瓜子类生产加工企业24家,年设计加工生产能力达20万吨。借助产业强镇补助资金,企业引进进口色选生产线、自动化包装设备等先进设施,构建起初加工与深加工并重的发展格局,让瓜子产业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一粒小小的瓜子,不仅“串”起了从田间种植到车间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更铺就了一条产业兴旺、职工群众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