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飞: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唐飞(左)在群众家中走访(资料图片)。 兵团公安局 吴海涛 提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进
“有事情,找‘唐警官’”,这是十四师皮山农场职工群众的共识。
职工群众口中的“唐警官”,是十四师和田垦区公安局喀尔塔格孜派出所民警唐飞。
“能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也是公安民警的本分。”这是唐飞常说的一句话。
2012年,唐飞进入喀尔塔格孜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辖区连队维吾尔族职工群众较多,如果交流不畅,又怎么能融入其中呢?
为此,唐飞主动向当地群众学习语言,从“你好”“吃饭”“请问办什么事”等简单的字句学起。渐渐地,他从一开始的听得懂,变成说得出了。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唐飞跟着老同事走家串户了解情况。没多久,辖区连队路上哪里有道沟有个坎,哪几户居民沾亲带故关系亲密,谁家孩子调皮不听话,他都一清二楚。后来,他每次走访,总有孩子看见他,远远就喊着“唐警官,你好!”然后跑过来像模像样地和他握个手;总有老人拿出家里的食品,请他去屋里坐一会儿拉拉家常。
每天走访结束回到办公室,唐飞就把连队的大事小情仔细地写在本子上、记在心中。寒来暑往,唐飞成了辖区的“活档案”, 辖区发生了什么疑难案件,群众之间发生了矛盾纠纷,都来找他出面解决。
2016年,六连两名职工因浇地用水发生纠纷,唐飞闻讯赶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思想工作,将一起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2018年,皮山农场群众谭某等15人受吴某雇佣在工地务工,后因结算工钱发生争执。唐飞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往现场,他协调司法所工作人员和连队“两委”成员分头做工作,并制定出了依法依规、以情感化的解决方法。6个小时后,双方达成和解。
社区工作琐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可无论大小,只要是群众的事,唐飞都热情地帮忙解决。
居民阿力木·麦麦提要和新找的老伴办理结婚手续,但前些年阿力木·麦麦提外出打工时丢失了户口本一直没有补办,着急之下找到唐飞,唐飞立刻想办法为阿力木·麦麦提补办了户口本。
居民布佐热·如孜家生活十分困难。唐飞问明情况,协调相关部门给她办理了低保,并送去清油、煤等。业余时间,唐飞还给布佐热·如孜的女儿辅导功课。每次见到唐飞,布佐热·如孜都拉着他的手连连道谢。
孤寡老人吐热·尼莎眼花耳聋,唐飞知道后每天坚持给她送饭,直到老人去世。
……
派出所同事跟唐飞开玩笑:“你谁的心都操,把头发都快操白了!”唐飞笑着说:“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只要能给群众办好一些小事情,解决一些小问题,我辛苦一点不算啥。”
工作以来,唐飞帮助辖区群众解决大小困难960余件,调解各类纠纷360余起。2019年,他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2021年,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