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胡艳

来源:兵团文明办时间:2022-01-14 12:04:18 作者: 编辑:李雨浪 责任编辑:张志玲

2021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胡艳

胡艳,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二团人民调解员。她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真心为民服务的情怀,扎根基层14年,调解案件1800余件,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

胡艳调解大车司机的运费纠纷

群众冷暖记心头,不畏艰难办实事。2007年,27岁的胡艳加入到基层司法行政队伍。2009年,29岁的胡艳回到六师一〇二团工作。一〇二团距离五家渠20公里,临近五家渠工业园区,流动人口较多,矛盾纠纷频发。对此,当时的她没有退缩,她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记在心头,为尽快成为调解能手,白天边学边干,夜晚挑灯钻研法律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调解方法,并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有效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矛盾纠纷。仅2021年,胡艳就成功调处了100余起新产业工人讨薪纠纷,挽回经济损失1000万余元,赢得了真诚赞誉。

胡艳成功为新产业工人讨薪30余万元

创新方法解民忧,奔波奉献调解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胡艳发现以往的办公室工作法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矛盾纠纷化解的需要,她大胆提出“流动调解室”的想法,“两个人民调解员、一个书记员、一辆面包车”就组成了“流动调解室”,把调解触角延伸到工厂、连队、物流园。2018年1月19日,胡艳发现街道上有几十个工人聚集在一起,即刻上前询问,原来他们因讨薪无果想要寻求帮助。胡艳将他们引导调解室,详细了解情况,稳定工人情绪。

之后,胡艳与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方表示愿意解决此事,可是因为资金链断了,一时无法支付这么大一笔钱。一天一个电话,两天一次上门,相关法律讲了很多遍,可对方仍然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在想办法”。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胡艳一行人一起去找建筑公司负责人。几个小时耐心细致的工作,胡艳运用原因和结果互换位置的原理,结合相关法律,法情互动,最终,对方表示在过年前结清欠款。就这样,那些工人在大年二十九拿到了200余万元工资。胡艳深有感悟地说:“解决矛盾要做到法律与感情的结合。解决这件事,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个老板说是被我们的执著精神感动了,所以说,很多时候解决问题,不是说服了对方,而是感动了对方。群众被我们感动了,就会因我们而改变。”

胡艳成功调解涉200余万元的工资纠纷,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

除了“流动调解室”,胡艳还根据一〇二团矛盾纠纷类型,与团社保所共同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与法庭共同建立了诉前调解工作室,并在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打造集中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前调解等为一体的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和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室。

下班不“下岗”。除特殊情况外,胡艳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以方便群众拨打求助电话,即使再忙再累,她都会认真接听。无论群众有什么困难,她总是冲在前面,能亲自去调解的矛盾,决不让其他人代劳。她常说:“当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光懂法不行,还要耐心细致、用心用情,真正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为他考虑,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赢得百姓的认可和赞誉。”

十几年来,她始终坚定人民调解员为民服务的初心,坚守着调解为民的情怀,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