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不变 年味更浓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敏
1月25日是农历小年,就地过年的二师三十三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大家聊工作、许愿望,欢欢喜喜迎新年。冯波、李嘉成 摄
1月27日,六师芳草湖农场眉户戏剧团的戏迷们正加紧排练,为春晚表演作准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华北 摄
春节临近,八师石河子市幸福路步行街上,采购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摄于1月19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洋 摄
1月25日,市民在一师阿拉尔市年货一条街上买春联、选福字,红红火火迎新春。李向文 摄
1月23日,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老年大学学员在剪窗花,体验指间上的非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民俗,迎接新年的到来。田园、刘菁波 摄
1月17日,2022年兵团春节联欢晚会在兵团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完成录制,图为晚会现场。邱明江 摄
“小孩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临近春节,电视上、电台里不时能听到稚气的童声诵读这首民谣《腊月歌》。这提示着忙碌一年的人们,春节就要到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数奇迹,数亿人的南北大迁徙,外出归家的游子,肩扛手拎,携带着大包小包,包包都盛满了爱和殷勤的期待。
年还是那个年,每一个春节,都如约而至。旧年结束,新年开始,赋予我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期待。
如今,疫情还未完全消散,我们多了一种过年方式,叫就地过年,不返乡。虽然少了相聚,少了走动,但这个年,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公园里各种灯光秀璀璨夺目,人们忙着采购年货、贴春联、剪窗花、排练文艺节目……在浓浓年味儿中迎接新春佳节。
就地过年,停下的是回家的脚步,不变的是亲情和温暖。即便相隔万里,也隔不断亲情和友情。利用网络与家人、亲友互发视频、语音,送上祝福,这些跨越时空的“线上团圆”,让这个年充满温情。
在兵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人、公务员、医生等,远在海外的工程人员,他们远离故土,在他乡奉献才智,随着春节临近,思乡情更切。家中有慈祥的父亲,有和蔼的母亲,有满天的烟花,还有火红的对联和花样迥异的窗花……为了肩上的责任,他们将浓浓的思乡之情埋藏在心底,选择就地过年,舍小家顾大家。
此心安处是吾乡,无论是就地过年,还是返乡过年,抑或是坚守岗位,我们都期待国泰民安,家人安康。待到春暖花开时,再携手家人共赏家乡繁华美景。
《兵团日报》(2022年01月28日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