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说 | 赏非遗 过元宵

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22-02-16 13:30:42 作者: 编辑:李雨浪 责任编辑:张志玲

中外记者在京探访老字号

赏非遗 过元宵

本报记者 施 芳

一个大笸箩在锦芳小吃制作师赵双宇手中有节奏地前后抖动,黑芝麻等馅料外均匀裹上了糯米粉,一颗颗洁白滚圆的元宵便做成了。

锦芳元宵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高兴能有机会亲手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元宵。”韩国纽斯频通讯社记者崔宪圭兴味盎然地说。

2月15日,恰逢元宵节,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邀请中外媒体记者走进老字号便宜坊鲜鱼口店,近距离观赏非遗技艺,体验传统美食制作,领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和面、揪剂、打底、擀皮、压花……在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手下,一块块面团瞬间被擀出层层叠叠的花边,“一张皮至少要擀出24个褶,24个褶代表了24个节气,做一个烧麦需要16道工序。”蒸熟的烧麦玲珑剔透,皮薄如翼,顶端泛着白霜,酷似盛开的花朵。目睹制作全过程,记者们赞不绝口。

“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前不久,吴华侠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她说,“传承技艺就如同传递火炬一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6日 第14 版)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