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四十四团:加足马力忙生产 技术服务到田头
刘佳乐 陈明珠
养殖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喂鸡。刘佳乐 摄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新春伊始,兵团三师四十四团永安镇五连一派忙碌景象,家家户户都在为春耕做准备。2月18日一大早,兵团农科院驻四十四团永安镇五连“访惠聚”工作队一行入户走访,了解春耕备耕情况,送技术到田间,为春耕生产提供科技服务。
一直以来,工作队积极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养殖、种植、采摘园等产业,形成“党支部引领、工作队帮带、合作社带动、党员示范、能人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全面促进乡村振兴。连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罗瑞峰说:“驻连以来,我们特别注重发挥受援单位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做好常态化社会人员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下,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在科技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方面找准特色。”
“今年的春耕春播,我们主要从庭院经济、棉花产量和品质上多下功夫,目标是让五连的棉花种植走在团镇前列。主要还是依靠科技人员,要多加强和他们的沟通联系。”罗瑞峰告诉记者。
工作队驻连以来,以“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建立鸽子养殖合作社等各类特色养殖产业,依托自身科技力量,着力解决职工群众遇到的难题难事,真正解民忧、办实事。
这几天,图木舒克市吐孙图盖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吐孙·阿不力孜因骆驼在养殖中出现的营养问题而发愁。走访中发现问题的工作队队员马海军,在与科技人员认真研究沟通后,利用自身专业技术知识,依托兵团农科院资源优势,顺利帮助他解决问题。“在五连参加‘访惠聚’工作期间,我见证了连队的发展。作为工作队的一员,能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我感到特别开心。”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工作队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大力抓好连队党政人才队伍、生产经营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邀请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塔里木大学专业老师开展有关棉花、畜牧、农机、林园、水土等专业技术现场培训和指导,培训12场,受益群众200多人次。
在五连,每天可见工作队队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宣讲党的惠民政策,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群众困难诉求,零距离服务群众。“现在,群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困难找工作队’。这既是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罗瑞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