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从校园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学生队伍建设出发,着力打造“智慧校园”——
让智能化触碰校园各个角落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丽德尔·塔帕衣
图①七师高级中学老师带领学生在户外上课(资料图片)。近年,七师胡杨河市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信息技术、科技成果运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刘笑天 摄
图②二师华山中学召开智慧校园项目研讨会(摄于2月21日)。 徐冠伟 摄
图③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学校学生在学校创客活动室里制作模型(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清 摄
编者按
上周,兵团各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孩子们怀着新的向往和期待,朝气蓬勃地走进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兵团以实现“互联网+教育”全覆盖为目标,积极推动建设“智慧校园”,加快现代教育发展步伐,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老师可以针对每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校园安全、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等,都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拿着平板电脑埋头沉思,你千万不要恼怒,因为他可能正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挎着500多克重的“书包”回家,你也不要奇怪,因为智慧技术已经帮您完成了对孩子的“减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不仅走进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也触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如今,多媒体教学、交互式学习在各类学校屡见不鲜,早教机、学习机、学生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各年龄段学生的“手头必备”,更多师生享受着智能化带来的教学和学习便利。
智慧校园作为应运而生的一个“热词”,正成为兵团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兵团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强化“智慧校园”建设顶层设计,加大各学校信息化改造力度,引进优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施个性化教学,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互联网让课堂“零距离”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别的课,首先我们先向远方的同学们问好……”2月24日,十二师一○四团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线上与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结对友好学校——青岛枣山小学的学生“零距离”同上一堂课。
“我很喜欢上这种课,老师讲得很精彩,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提起“互联网+同步课堂”,一○四团中心小学学生刘子骁兴奋地说。
十二师11所中小学校与青岛市11所中小学校缔结为“结对友好学校”,双方搭建网络互动录播平台,组建课题组团队,共同打造“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和教研培训,促进了十二师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互联网+同步课堂”成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新模式。
2月22日,在兵团第三中学多功能厅,通过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兵团第三中学的学生与三师托云牧场两所学校的学生,共同上了一节以兵团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三师各学校利用网络互动录播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除了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兵团第三中学还开设了各学科的“翻转课堂”。
每到数字音乐课,兵团第三中学多功能厅里就异常热闹,优美的旋律与动听的歌声完美融合,身在其中的师生享受着这种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
与传统音乐课堂识谱、教唱的形式不同,在数字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以经典电影里的音乐作为案例,通过starC双板教学平台进行音乐创客教育,为音乐教学提供新模式。
通过音乐创客教育,学生不仅学会了用“作曲大师”软件来识谱,还能运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借助信息化手段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培养基本的音乐素养。
“上‘翻转课’令人期待,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很有意思。”“‘翻转课堂’重在合作性、针对性学习,能更好地体现互动,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对“翻转课堂”好评如潮。
“翻转课堂”使老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教学内容由“单一”变为“多元”。
“云教室”使学习更快乐
“今天要在‘云教室’上课,太高兴了。”2月21日,三师四十四团第一中学初一学生凯迪日耶·买买提明激动地说。
一进到“云教室”,同学们就拿起自己的平板电脑,进入电脑程序,为上课做准备。
课上,老师用平板电脑阅读电子课本、教学课件,运用拍照讲解、微课等形式进行授课,采取学生机与教师机互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让老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课后,老师还会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师生利用平台开展学习、家校互动、信息发布,这种打破空间距离的形式让学习无处不在。
在四十四团第一中学,共有4间这样的“云教室”,包含260台(套)学生平板电脑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云教室”建设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的丰富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大大增强了。
2月23日,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的老师在上《带上她的眼睛》这一课时,借助“云教室”给学生发送了“你想带什么去旅行”的研讨任务,并辅以图片参考,引导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只见同学们手拿平板电脑,在屏幕上飞快地作答。学生们新奇的想法一个接一个滚动呈现在教室大屏上。老师从中快速浏览了大家的答案,选取主题快速建立贴吧,组织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云教室”是采用云计算技术,融入数字化技术,混合现实、语音交互、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结合物联网为一体的新型课堂。这样的课堂打破了空间限制,打造面对面360度沉浸式教学体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乐趣。
“直播课”促家校“手牵手”
“现在知道我们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了,这节课讲得真好。”
“跟妈妈一起听课太有意义了,学到了很多知识。”
2月22日,十师一八一团中学组织学生及家长在线收看央视网播出的视频《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一起上了这堂课,初一学生刘明宇和家长都认为自己受益良多。
线上一起听课、与班主任进行互动、与孩子一起分享感受……这样的线上互动课程,让家校合作更加“接地气”。
“有了‘线上家长学校’,我们与老师互动得多了,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兵团第二中学红光山校区的“线上家长学校”成了家长们新的“打卡地”。
每学期,兵团第二中学红光山校区都会详细规划制定“线上家长学校”的线上课程,让每位家长都参与进来。学校利用钉钉直播,组织家长观看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家长深入细致地了解学校工作,明确家长职责,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家校合力,一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
学校虽然是教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兵团第二中学充分运用“智慧教育”,不断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多个媒体平台传递给社会,让家长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不缺席孩子每一天的成长,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全方位发力的教育格局,使二者在教育功能上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为学生的发展构建起一个和谐的平台。
《兵团日报》(2022年2月2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