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边上的湿地守护者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三师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边
有一群人
他们时刻拿着望远镜四处眺望
记录湿地内动植物的实时情况
默默守护着生态家园
他们就是湿地巡护员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第三师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巡护员,了解湿地守护者们的故事。
第三师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
第三师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是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中叶尔羌河流域的组成部分,是省级(兵团)自然保护区。包括第三师前进水库、小海子水库、永安坝南库、永安坝北库、前海总干渠以及人工湿地,总占地面积4.44万公顷,是鸟类迁徙途中的“驿站”。
鸟类的增多,“驿站”的建成,与生态保护措施的加大密不可分,离不开湿地巡护员们一趟又一趟巡护的努力,他们用心用情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守护湿地,使命必达
祁宝年是第三师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巡护队队长,他每天都会挨个询问队员们巡护工作情况。从2017年开始,祁宝年就在三师图木舒克市自然保护区工作,是这里最早的湿地巡护员。
刚开始,湿地巡护员只有4名,却要巡护4.44万公顷的湿地,而放牧、打渔的农牧民随处可见,惊扰了候鸟的栖息。
因为职责和使命,湿地巡护员们想了各种办法做好工作:每天,湿地巡护员多次往返于在湿地放牧的农牧民家中,一次次为他们讲解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渐渐湿地再也没有放牧人、打渔人的身影。看着自己守护的家园草更多、水更绿、来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他们心里别提多高兴。
现在的巡护队伍逐渐壮大,共有28名巡护员,分为4个小组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对湿地实施精准保护。
从牧民到巡护员
巡护员阿布力孜·艾麦尔之前是一名牧民,常在湿地里放羊,经过巡护队一次次的宣传教育,他意识到在湿地里放牧对湿地的破坏性,从此便不再湿地放牧,将羊都圈养起来。
2020年初,因妻子生病,家里养殖的羊全卖掉给妻子治疗,与此同时孩子上学也要用钱,种种开销却没有收入来源。湿地办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为他协调,于是在2020年4月,他成为了一名湿地巡护员。
看着湿地草更多、水更绿,阿布力孜·艾麦尔说,他更有动力将这份工作干好。
巡护员冯军林是2021年才来到湿地保护区工作的,是湿地保护区巡护员中年龄最大的。和其他巡护员一样,他每天拿着望远镜,在湿地四周巡护着,查看保护区内的消防安全、生活的鸟类情况、是否有人违法垂钓等等,一趟又一趟。
在他人眼里,这份工作重复且长时间面对无人的地域,枯燥乏味。但在冯军林眼里,这份工作却是令他幸福的源泉。一年多的守护,让他切实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使他更加坚定当一名湿地巡护员的初心。
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不断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力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有效保持区内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各类动植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据统计,第三师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动物资源共219种,其中鸟类17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6 种。植物资源共26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种。(记者/三师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显朝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