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家园丨沙海植绿人

来源:“学习强国”兵团学习平台时间:2022-04-03 12:22:51 作者: 编辑:叶小萍 责任编辑:张志玲

生态家园丨沙海植绿人

李嘉成 杨沛瑾 王诺圆 石刘

二师三十一团位于塔里木垦区,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邻库姆塔格沙漠,两大沙漠最窄处不足3公里。面对两大沙漠的南北侵袭,二师三十一团护林员王先华20余年间与寂寞为伴,用辛劳和汗水抵御风沙肆虐,用责任和担当筑起绿色屏障。

如今,二师三十一团的一批年轻护林员也加入到了护林队伍中,握紧植绿护绿的接力棒,守护沙漠边缘的绿色家园。

春季天干物燥,王先华时常带着新加入护林队伍的团场护林员在林带里清除杂草、预防火灾。

“春天来了,要做好防火工作。”王先华叮嘱年轻的护林员们。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塔里木河的持续断流,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以每年两米的距离逼近合拢。为了守护家园,兵团职工群众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植树造林工作。回忆团场以前的环境,二师三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宋财富记忆犹新:“以前风沙特别大,刮起风来,三五十米内都看不见人。”

为了改变生态环境,从2000年开始,二师三十一团党委累计投入1460万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的夹缝地带建成了长11公里、宽200米、总面积3300亩的生态林。防护林建成后,幼苗弱小,需要人照料,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王先华一家搬到了护林站居住。

护林站方圆5公里不见人烟,交通不便,很多地段是软沙,没有路,去团部一趟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吃的水是地下抽取的盐碱水,条件极其艰苦,而王先华这一住就是20年。“我不怕吃苦。”王先华说。

王先华回忆说:“刚来的时候,小孩上学不方便,家里生活各方面都比较困难。一场风过后,满身是沙子,一天吃不上饭的情况都有。”

如今,当年的漫漫黄沙,已是满目苍翠,曾经栽下的小树苗长成了粗壮笔直的大树,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二师三十一团游玩。同时,该团于2018年投资160余万元,在生态林与沙漠交会处建起了延绵1.5公里的“人”字形栈道,为游客提供便利。

“现在每天都有二三十名游客,大家都觉得这里生态环境好。”王先华笑着介绍。

明年,王先华即将退休。

“这些工具现在要交给你们了,一定要记得时常检修、保养。”为了让新队员更好地守护这片防护林,王先华一边锄着杂草,一边事无巨细地向他们传授护林经验。

今年40岁的宋财富是军垦第三代,2002年,刚从部队退役的他回到家乡后,主动到林管站工作,接过了父辈植树造林的工具,担起了植树造林、与风沙抗争的责任。

“作为第二代林业人,我会继续建设生态屏障,把我们团场环境改善得越来越好。”宋财富说。

2019年4月底,团里补栽树苗,计划安装林床滴灌设施。宋财富和几名护林员早上8时出发,晚上9时回家,检查管道、安装滴灌头,每日要在沙漠里走3万多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团场青年的担当。

“作为一名90后新职工,看见我们团场生态管护得这么好,我也志愿加入护绿工作,接过前辈的护绿责任,把护林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今年新入职的90后护林员郭亚鹏说。

如今,二师三十一团绿化面积达21.6万亩,绿色屏障在两大沙漠中间逐渐扩展开来,团场青年一代在老一辈的感召下,继续向沙漠进军,书写新的造绿奇迹。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