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承”与“发展” 代代刀郎人的坚守

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时间:2022-04-22 11:49:21 作者: 编辑:叶小萍 责任编辑:张志玲

“传承”与“发展” 代代刀郎人的坚守

佳乐 蒋琦 吕宝山

中国西北,叶尔羌河,一条源于克什米尔北部喀喇昆仑山脉的河流,从喀喇昆仑山口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滚滚而去,一路高歌注入滔滔的塔里木河。就在叶尔羌河两岸,有广袤的草地荒原和繁盛的原始胡杨林,还有在这片瀚海绿洲之中繁衍生息的刀郎人和他们的文化。如今,“刀郎文明”“刀郎文化”“刀郎艺术”“刀郎风格”等词汇已成了时尚用语。

在第三师五十一团十二连,一位77岁的老艺人家里,保存了一把老人亲手制作的卡龙琴,它有力地见证了刀郎人和刀郎文化之间的渊源。春夏之交,记者走进五十一团唐驿镇十二连,走进“刀郎文化”传承人阿吾提·要尔达西的家里,聆听着他弹奏的美妙动听的卡龙琴,去追寻散落在叶尔羌河畔刀郎文化的历史足迹。

在上门拜访时,当房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一位戴着花帽、脸上写满沧桑、留着银白胡须的老人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就是阿吾提·要尔达西。他一边小心翼翼的擦拭卡龙琴一边对记者讲述着他与卡龙琴的故事。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关于卡龙琴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大约500年前,有一位叫毛拉的刀郎人酷爱音乐,用一块三角形箱式木料,把野兽的肠子晒干,拧在细弦钉上,便可以弹奏出音符。后来,毛拉几经改制,将三角形改成四边形,弹奏出的声音更加美妙了,这“有声的音箱”就是卡龙琴的始祖。“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买这个方便多了。”在阿吾提·要尔达西的记忆里,之前都是自己亲手制作卡龙琴,因为有着木匠的功底,手工制作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五十一团十二连群众阿吾提·要尔达西说:“我们结婚前一天会邀请朋友来吃席,还会跳舞、弹奏各种乐器。随着社会发展,刀郎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在团场、喀什艺术团里也有我们的名字,电视、报纸、手机上都有我们的表演,发扬光大之后大家都知道我会弹这个乐器。”

恰逢周六,在五十一团唐驿镇十九连的“感恩树”下,一片欢声笑语。阿吾提·要尔达西和他的“老伙伴们”正在演奏,美丽的姑娘们跳起“刀郎舞”。1972年,阿吾提·要尔达西在偶然的机会下拜师学艺,便喜欢上了这项技艺,这一弹就是40年。如今,他在教授师傅的儿子和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阿吾提·要尔达西说:“我每个星期六都会演奏,会有好多人过来观看。平时我让徒弟们多听录音来更多地了解这些乐器。我希望后人能够记得我们这项技艺和我的名字。”

刀郎文化是融合漠北突厥文化、蒙古文化、塔里木土著文化,最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文化传承任重道远,随着时间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刀郎文化,刀郎人了解的并不多。从小耳濡目染的苏比·艾合买提,是现在为数不多的会跳刀郎舞的年轻人之一。在她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常常给她讲有关刀郎文化的故事,在翩翩起舞中,仿佛将她带回那个年代。

五十一团十九连群众苏比·艾合买提说:“刀郎舞是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教给我们的。我跟朋友和好姐妹一起跳刀郎舞,跳得很开心,心情特别好。”

五十一团十九连群众阿西古·艾山江说:“平时家里人经常讲刀郎文化,我很喜欢刀郎舞,我希望这个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呈现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非遗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

五十一团文广中心负责人才璐说:“我们团党委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今年二月份成立了图木舒克刀郎文化工作室。平时像春节、大型的文艺表演都会邀请我们这些老艺人前来参加。为了保护文化传承,我们动员连队年轻人参加刀郎文化的传承工作,现在在我们刀郎文化工作室一般是一对一或者是一对二,一个师傅带一到两个徒弟,现在我们工作室一共有14个人。”

在树下,在田间,在风中……,刀郎文化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其背后的技艺、传承、审美以及蕴藏着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汇聚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古老非遗绽放新的光彩,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非遗技艺再次被看到、被了解、被热爱、被传承,焕发出新的活力。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