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力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王忠波
“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蕴含着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彰显了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党员干部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甘当人民公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李大钊高呼“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到陈乔年立志“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从黄旭华坦言“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到张桂梅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风雨砥砺、岁月如歌,回眸百年史卷,浸染了多少中华儿女的血泪与汗水;征程万里、不忘来路,展望复兴征程,激荡着无数华夏子孙的光荣与梦想。胸怀为民之心、倾洒为民之情,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过上了“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的幸福生活。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既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要做到把群众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都要先想一想是不是“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坚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既重显绩,也重潜绩,切实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谋改革、抓落实、促发展、解民忧上,以显著的业绩、务实的作风、良好的形象赢得组织认可、受到群众信赖。
每一个岗位,都是一副担子;每一个职务,都有一份责任。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勤政廉政,更好地为党做事、为民谋利,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谷文昌让高考落榜的大女儿做临时工,二女儿结婚时准备家具,他没有批给一寸木材;杨善洲严格约束家人,“公车不私用”,连搭“顺风车”也不行;杨业功一生清正廉洁,写下“携礼莫入”挂在门楣上,每年经手的上亿元经费分毫未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要清醒认识到,党的干部必须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当前,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等任务艰巨繁重,迫切需要党员干部把精力心思、权力职责、担当作为凝聚在兵团事业上,不牵挂一己得失,常忧事业兴衰,不为杂念所扰,不为虚名所累,不为贪欲所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谱写出新时代党员干部壮美的奋进图景和激昂的英雄赞歌。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现在,兵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但也要看到,兵团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硬仗要打,这就要求兵团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任何工作都要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更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涵养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政治品格,培育至诚奉献、为民造福的高尚情操,砥砺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勇于担难担重担险,砥砺志气胆气底气,能负岗位之责、敢负使命之责、善负干事之责,不断书写新时代兵团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五家渠市人武部)
《兵团日报》(2022年5月9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