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出自人民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鲁俣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何谓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的最高评价,是自古以来无数人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英雄能够立足岗位勤恳奋斗,能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能够在危难之际勇于担当,能够以自身奋斗引领潮流。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见证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个时代,都会有无数人挺身而出,肩负起时代重任,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使我们从民族危亡走向伟大复兴,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在“革命理想大于天”的精神指引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创造了根本条件。这其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不怕牺牲,保家卫国,他们的名字成了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符号。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无数人民英雄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光荣的代表。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实现了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时代,需要敢闯敢干的英雄。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十八户村民、杨善洲、王有德、杨利伟等人民英雄应运而生,推动我们走出新路、迈向现代化,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飞跃,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郑重指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这份笃定既源自党的百年历程积累的历史经验,也是对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的精确把握,更是对全国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伟业的信任与期待。
平凡造就伟大,英雄出自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英雄绝不是凭空产生的无根浮萍,绝没有脱离人民群众高高在上,而是扎根于人民,从人民中涌现,在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中锻造而成。
少数人秉持英雄史观的错误观点,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夸大个别杰出人物,宣扬英雄创造历史,这是错误的。杰出人物和英雄人物再耀眼,其力量也源自人民群众,他们的历史作用从属并受制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英雄不可能产生,英雄和人民从来都是一个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立足本职、默默奉献,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英雄,只有根植人民、学做英雄,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英雄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所作所为都必须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英雄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英雄人物是否能够称之为英雄,是否能发挥其对历史的积极作用,都取决于其是否响应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无论英雄人物的作用有多大,都不能改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发展趋势,英雄人物的事迹功过,也需要依靠人民在实践中检验。
致敬时代先锋,争做时代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的事迹可学可做,英雄的精神可追可及。我们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
争做时代英雄,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共产党员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党对每一名党员的要求和期盼。当年,革命先辈满怀理想信念,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毅然开始了为中国革命探寻新道路的伟大征程;现在,我们迎来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更应该不忘初心、不移其志。我们只有敢于直面挑战、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才能够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们只有立足自身岗位、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才能用平凡见证伟大,用拼搏筑就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辉煌成就,归根结底来自全体英雄人民的共同奋斗,来自人民英雄的无私奉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争做英雄、学做英雄、敢做英雄,应当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毕生追求。我们要不断发扬风范、争当模范,保持优良品德,做好本职工作;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勇担重任;在危难关头能够豁得出去、舍得牺牲,共同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兵团日报》(2022年5月16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