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万胜:当年,我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来源:“学习强国”兵团学习平台时间:2022-05-21 11:30:18 作者: 编辑:叶小萍 责任编辑:张志玲

徐万胜:当年,我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董杭、姬安妮、李嘉成

“人老了,就爱回忆过去的人和事,尤其是当年和我关系密切的战友们。”5月初,记者在二师二十一团见到了抗美援朝老兵徐万胜。他虽然已经89岁了,但依然思维敏捷,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打开记忆的匣子,徐万胜首先讲起了艰苦的童年。

1933年,徐万胜出生在河北省阜城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中兄弟姊妹7人,徐万胜排行第四。家中的几亩地只够全家人勉强糊口,生活清贫。1947年,年仅14岁的徐万胜想减轻家中负担,没经过父母同意就偷偷去往上海市,几经周折到纺织厂当了学徒。

“当学徒真的是什么活都得干,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想到出师后,就能将挣的钱寄回家中,我很愿意干。”徐万胜老人感慨地说。

1951年底,当了3年多学徒的徐万胜才有机会回家,看望了父母。当他准备返回上海市时,赶上村里召开朝鲜战争募集新兵的动员会。想要改变现状、跟着共产党过好日子的徐万胜满怀热忱参了军,然后就跟随部队转驻徐水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在那里待了3天,部队进行换装,徐万胜也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顿包子。

第三天,天还没亮,徐万胜跟随部队上了火车,前往东北地区。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后,徐万胜独自一人在鸭绿江边哭了一阵儿。“那时我刚18岁,想到离开爹娘,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得去了,就十分想家。”回忆起那时的情形,徐万胜老人依旧十分伤感。

“现在已经没办法详细地记起当时进朝鲜的过程了,只知道大年初一过的鸭绿江。”徐万胜说。

到达朝鲜边境线后,新兵们迅速调整状态,由老兵带领,马不停蹄地往目的地赶。徒步行军的第三天就遇到了敌机的轰炸,为了躲避敌人,他们不得不白天在山洞隐蔽、夜晚行军,整整走了半个月,最终顺利抵达部队驻扎地。部队人员白天构建防御工事,晚上就在扫盲班学习文化。

没过多久,部队接到命令,前往中线战场支援。部队走了一个星期后,就和敌人展开了交战。这是徐万胜第一次真正参与战斗,枪一响都不知道往哪里躲,还好有老班长拉着他就往坑里钻,老班长一边安慰他,一边教他一些战斗经验。

“好多飞机不停地在上空盘旋,飞机一来,地面就鸣枪示警,我们立即隐蔽起来。”徐万胜回忆,“飞机看见地面有人就扫射,有几次,飞机一边俯冲,一边打机关炮。”

徐万胜他们躲在暗处,看得真切。

入朝作战后,徐万胜经历了9次战斗,让他记忆最深刻的,当属九华里阻击战。1952年秋,徐万胜所在部队受命在朝鲜九华里阻击敌军。战斗激烈而残酷,徐万胜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有的人前一秒还在冲锋,下一秒就倒在自己身后。

后来,敌军开始用飞机投炸弹,而且投的是子母弹,大炸弹爆炸后,无数的小炸弹像小雨点一样落下来,很多战士被落下的小炸弹炸伤。

“5天,一个师的兵力就打完了,武器弹药不行,比不过美国。有好几次一个连的人,一场战斗下来就回来六七个。战争很惨烈,伤亡惨重,但我方军队一直没有放弃,大家团结一心,只有一个念头,早日取胜,回到祖国。”徐万胜老人说。

经历多场战斗后,1953年,徐万胜不幸负伤,只得返回国内进行治疗。1959年,响应祖国号召,徐万胜又来到新疆,在二师二十一团成为一名拖拉机手,开荒造田、屯垦戍边,生活至今。

在讲述过往时,徐万胜老人时而笑声爽朗,时而泪光盈盈。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已经远去,徐万胜仍然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身体里永远流淌着爱国的血液。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