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2年兵团“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发布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2-05-30 13:47:54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张志玲

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

——2022年兵团“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发布

尹飞虎 男,1954年12月出生 农学硕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事迹: 尹飞虎同志长期从事植物营养、农田节水和滴灌水肥一体化研究工作,他创建了不同区域主要大田作物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在新疆、河北等地推广2884.1万亩;研发出适应我国北方不同土壤条件、多种作物主要生育期专用的4类80多种配方的系列肥产品,产品已在新疆、河北、内蒙古等地累计应用推广1.9亿亩,还推广到中亚五国等;配合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十二五”以来,在18个农垦系统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编写系列科普丛书,培训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尹飞虎同志先后主持国家、新疆及兵团科研项目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专利32项(发明专利16项);获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英才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及“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等,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李学宽 男,1962年12月出生 化学学士,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主要事迹: 近40年来,李学宽同志攻克了工业领域多项技术难题。作为化工领域专家,他从二氧化碳溶解系统入手,调整滴灌带结构、改变滴水方式,模拟自然条件开展二氧化碳水溶液滴灌种植技术的研究,探索用全新的种植模式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改良土壤,从而将低产盐碱地变为粮食高产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发明了一种催化关键技术,为研制出群众用得起的生物降解塑料奠定了坚实基础;主持完成的“抽余油加氢生产溶剂油技术”保证了食用油食品安全,“裂解C9选择性加氢技术”解决了乙烯工业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加工的难题,国际首创“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技术”解决了酸性白土环境污染问题。

赵 洁 女,1967年9月出生 畜牧兽医科学硕士,三师图木舒克市科技局副局长(挂职)。 主要事迹: 赵洁同志在三师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团场连队,向职工群众传授先进的养殖技术。2019年,她带头负责在四十四团成立合作社,建成三师图木舒克市首个集孵化、育雏、脱温及林下养鸡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她培养的26名养殖能手,带动312户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林下养鸡,实现增收700多万元;2020年,她牵头负责在四十四团建成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养殖规模为10万只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2021年年初,她带领团队在五十三团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养殖规模为50万只的鹌鹑养殖产业示范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可日产蛋4000公斤、日纯收入达4.2万元以上。在三师工作期间,她推广新技术10项,引进新品种6个;举办养殖技术培训17期,培训5600人次,辐射带动370多户职工群众脱贫增收。赵洁同志获得“兵团科技进步奖”6项。

刘志勇 男,1969年10月出生 材料学博士,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刘志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战线,他带领团队分别在五师、六师、七师和八师进行1000余亩棉田降解农膜试验示范;与企业合作推广应用10余万亩(棉花、葡萄)功能型液体滴灌肥;针对南疆风沙灾害,利用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了“工程—生物—化学”防风固沙体系,并带领团队常年在十四师二二四团开展试验示范;将项目组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研发出基于本地矿产和生物质资源的化学固沙剂产品。刘志勇同志利用业余时间指导青年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带队参加“挑战杯”“创业杯”“互联网+”、SRP等各种课外科技活动,获得国家级、省级多项荣誉。

张 锐 女,1979年6月出生 果树学博士,塔里木大学园艺林学系副主任、教授。 主要事迹: 张锐同志围绕南疆地区核桃产业发展,开展核桃内果皮(硬壳)发育机理、核桃水肥耦合、营养诊断等栽培技术研究,形成“三剪、三施、四防”技术体系;探索实践“科技特派员帮扶行动+示范地+技术明白人”的科技扶贫新模式,连续12年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赴一师、十四师及和田地区开展技术培训,推广高接换优、林下间作饲料油菜等新技术,促进团场职工和地方群众脱贫增收;核桃“直播建园”发明专利已在一师三团、十四师的11.4万亩土地得到推广应用,增收节支6.54亿元。张锐同志现为自治区林果科技支撑首席专家、自治区林果提质增效团专家、新疆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兵团英才,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和“兵团脱贫攻坚创新奖”“兵团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李志军 女,1963年11月出生 生物学博士,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李志军同志被业内同行誉为“胡杨公主”。35年来,她带领团队跑遍中国63个县(市)的胡杨林分布区,开展胡杨林保护技术研发及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带领团队长期开展新疆极端干旱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调查采集塔里木盆地37个县(市)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先后在新疆54个县(市)开展胡杨林生态保护培训和技术指导。她扎根边疆、奉献边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感人事迹得到中央电视台、兵团电视台和各网站的广泛宣传,《胡杨林树下约定》宣传片被列入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宣传材料中。李志军同志获得“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陈 博 男,1989年9月出生 化学学士,二师华山中学科技辅导员、一级教师。 主要事迹: 陈博同志长期负责华山中学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管理工作。2014年11月,在他的努力下,华山中学建成海洋科普馆,学校被中国海洋学会评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017年,他牵头举办全国少年儿童海洋教育论坛,近千名全国少年儿童海洋意识教育领域的专家和疆内外各校师生参与;2021年,他牵头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百年再出发·迈向更高科技自立自强”华山中学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科学家曹冲等作报告;2022年5月,在他的带领下,华山中学航模队获得“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陈博同志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教师”。

曹 阳 男,1971年1月出生 农学专业,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主要事迹: 曹阳同志始终默默坚守在基层一线,潜心研究抗病棉花品种筛选、种质创新等。他带领团队先后成功选育国家和自治区审定的各类型棉花品种11个,保存棉花种质资源3500多份,基于此,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被确定为首批兵团级棉花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之一。他带领团队不断加大棉花高产和水肥一体化等新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并总结形成了“适宜五师种植的品种应具备的特点及品种推荐”“五师植棉区气候特点及植棉技术思路”“如何为团场服务,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等多项技术资料。

崔 瑜 女,1970年9月出生 农学专业,九师农业(畜牧)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主要事迹: 崔瑜同志一直从事农艺技术服务和科研工作。她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她带领团队与石河子大学、石河子甜菜研究所开展甜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引进甜菜抗病品种,推广应用生物菌肥、腐殖酸肥、甜菜启动肥、全生物降解膜及9穴高密度栽培模式等新技术,解决了病害重、保苗率低、产量低的问题;推广玉米干播湿出技术,开展玉米减肥减药示范,通过调整塔额盆地玉米栽培模式、优化施肥结构和施肥时期,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2%以上,每亩减少磷肥11公斤,每亩增产180公斤,亩效益增收300元以上;筛选并推广设施番茄品种4个、设施彩椒品种2个,累计种植面积0.5万亩。2010年至2020年,她在九师8个团场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4场次,培训1500多人次。

张亚黎 男,1983年7月出生 作物学博士,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要事迹: 张亚黎同志长期从事棉花光合生理生态机制研究。他聚焦新疆棉花产业,首次揭示叶片和非叶片结构光合能力的二氧化碳传输限制,在光合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作为骨干,他参与创建的“光合性能优化的棉花栽培理论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在新疆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棉花产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他利用学科交叉优势,研发了增加叶片胞间二氧化碳传输效率的新型纳米材料,将叶片内二氧化碳传输基础理论研究延伸到产业应用,为国家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提供了植物方案。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兵团高校首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科学技术协会、兵团科学技术局联合推选出10名2022年兵团“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中的杰出典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兵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献上诚挚节日祝福的同时,引领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科技服务民生,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

兵团科学技术协会、兵团科学技术局提供

《兵团日报》(2022年5月30日第4版)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