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面积,兵团打好粮食丰产第一仗!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兰玲玲
5月12日,在四师六十八团三连水稻地里,种植户抢抓农时插秧忙。 杨俊钦 摄
在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膜下滴灌水稻试验田里,技术人员在挑选水稻种子(资料图片)。 贺峰 摄
5月19日,六师一○一团五连“两委”成员(右)和职工一起在麦田里察看小麦长势。今年,一〇一团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政策,调动了职工群众种粮积极性。徐飞艳 摄
一师农科所工作人员在试验田里为小麦去雄(资料图片)。近年来,一师农科所不断加大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培育力度,为确保粮食安全打好基础。 赵瑞芳 摄
航拍的二师二十一团万亩麦田(资料图片)。李嘉成 摄
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对于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意义重大。坚决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兵团全力以赴打好粮食丰产第一仗!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稳面积,就稳住了粮食供给能力
粮食要丰产,面积是保障。有充足的土地种粮食,有足够的面积多产粮,粮食安全就有保障。
六师新湖农场职工李岳林今年种了50亩春小麦,眼下麦田里苗齐苗壮,他希望今年能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降、单产提升、总产稳定,新湖农场在2021年秋季播种1.5万亩冬小麦的基础上,今春又播下3500亩春小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
今年,兵团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承担了450万亩粮食种植任务,实际落实播种面积477万亩,创近6年新高。
“超额完成任务,彰显了兵团党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兵团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粮食播种面积创近6年新高,这是兵团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结果。
千方百计增加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成为兵团稳定粮食生产的亮点。根据兵团农业种植结构和粮食优势产区分布情况,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师五家渠市、九师等,占兵团小麦播种面积的65%左右;玉米是兵团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大部分玉米高产田分布在北疆师市,形成了稳定的播种面积。
围绕完成粮食稳产增产目标,今年,兵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春播粮食作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70%以上,其中春小麦播种面积超过100万亩,较上年又有所增加。各师市、各部门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推动政策落地、加快先进技术应用推广等举措,确保今年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稳粮保供、增产增收始终是粮食生产的主线
——稳面积,“粮袋子”“钱袋子”都会鼓起来
兵团各团场分布在天山南北,地域辽阔,气候多变,频繁出现的旱涝、霜冻、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考验着土地综合产出能力。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高标准农田,进行粮食作物高产试验示范,有力提升了兵团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装备水平、抵御自然灾害、实现丰产丰收的能力。2021年,兵团粮食总产280.9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夏粮总产增量23.3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粮食丰收,离不开有利的环境影响和气候变化,以及增强土壤肥力、有效的病虫害防控等举措,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小满已至,粮食作物在日渐升高的气温中飞快地拔节生长。在五师双河市,由于水肥充足、病虫害防控得力,小麦长势喜人。
“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粮袋子’‘钱袋子’都会鼓起来。”五师双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新军说,今年,兵团给五师双河市下达了28.9万亩粮食作物种植任务,较上年增加了9.4万亩,其中春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增幅较大。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该师市推广高产优质小麦良种,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圆满完成兵团下达的粮食播种任务。
打响“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夺取粮食高产”两场攻坚战,今春以来,五师双河市落实各团场党委书记“粮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团、连两级建立粮食种植任务分配明细台账;师市定期调度、通报各团场粮食播种任务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单位领导进行约谈,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管理措施落实到连队、职工和土地。今年,兵团各师市均出台了严格的粮食生产工作考核机制,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高质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稳面积,最终为了确保粮食安全
季节轮转,田管大忙时节来临。
要夺取夏粮丰收,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有着丰富小麦种植经验的二师二二三团二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朱海峰认为,近期是小麦即将灌浆增加粒重的关键时期,易受灾害性气候和病虫害等的影响,田间管理尤为重要。
“多产粮,就要加强精细化管理。促根增蘖、浇水追肥、统防统治,都有连队‘两委’和技术人员作指导,目前弱苗转壮效果很好,小麦抗逆能力也提高了。”望着起伏的绿色麦浪,二二三团二连职工王雪霞对丰收充满信心。当前,二二三团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田间管理,1.3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
种是基础,管是关键。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还要加强田管,高质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在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的同时,兵团牢固树立种、管并重思想,因地制宜落实田管措施,通过公众号、微视频、微信群等新媒体新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生产服务指导。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守住“粮袋子”,稳住“压舱石”,六师奇台农场10余万亩玉米茎秆强壮,新绿片片。该场十九连职工徐志斌2021年种了150亩玉米,亩均收入2600元,今年他把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到了260亩。
作为兵团优质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奇台农场2020年玉米示范田最高亩产达1663.25公斤,打破了1517.11公斤的全国纪录。充分发挥组织化生产优势,今年奇台农场种植了12.5万亩玉米,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
“‘吨粮田’,过去想都不敢想。如今,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场很多职工种植的玉米亩产1000公斤以上。”徐志斌说,职工群众对种粮增收充满信心。
春耕开好局,田管正当时,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兵团日报》(2022年6月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