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听老兵讲述十三师红星二场的变化

来源:“学习强国”兵团学习平台时间:2022-06-08 11:29:59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张志玲

“兜里越来越鼓,吃得越来越好”

——听老兵讲述十三师红星二场的变化

谢增杰 初明远

初夏,阳光温暖和煦。十三师红星二场两位耄耋之年的湖北籍转业老兵李新华、南佰义声若洪钟地说:“这日子越过越舒服,像梦一样。”

黝黑的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他们说,这皱纹,年轻那会儿是风吹日晒的,现在,是笑出来的。

李新华(左)和南佰义(右)合影。谢增杰 摄

1

李新华说,他可是“当了一辈子连级干部”:副连长、连长、书记。

刚来,他被分到红星二场一连工作。当年9月,连队公开选举,“肚里有墨水,干活不惜力”的李新华被选为副连长。

之后,他先后在团场一连、五连、林管站等多个单位任职,在五连时间最长,干了15年。他说:“在五连,实行大包干,职工兜里有钱了!”

1984年,红星二场积极推行和完善家庭农场承包责任制,兴办家庭农场,落实“一主两翼”,即以职工家庭承包、兴办家庭农场为主体,以职工开发性家庭农场和发展职工庭院经济为两翼,拉开团场改革的序幕。

那会儿,五连有110多名职工,可耕地面积多,一家分了14斗。“以家庭为单位,选其中一个条田,自由结合。”

1986年,团场进一步调整承包组合形式,取消“自有种植”,消灭“花花田”,实行“五统一”。这时候,土地是承包到职工个人,并且团场开始推广种植棉花、葡萄、瓜菜、洋葱等经济作物。

土地是职工的命根子。两次改革,让职工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让职工看到了希望,李新华说:“哪用我们催,职工天天都在大田里劳作呢!”

1990年后,连队整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渐渐地,连队有了“万元户”,当时五连平均家庭年收入6000元到8000元。

生产是主要任务。当时,连队还经常举办劳动竞赛,拿出时髦的自行车、电饭煲等作为奖品。

《红星二场志》记载:“至2001年,全连大田棉花播种面积2279亩,家庭农场种植棉花238亩。”

随着大田经济作物的发展,也让连队荣获各项荣誉,成了“先进支部”。李新华也获得了许多荣誉,成了“先进个人”。

“后来,连队职工不仅有了摩托车,还有了小汽车,住上了楼房……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兜里越来越鼓!”李新华笑得灿烂。

2

与李新华相比,南佰义笑着说,自己下了一辈子苦力气。

他到巴基斯坦修过公路,“当时有两个娃娃,日子苦。说给双份工资,我便去了。”南佰义性子直,不藏着掖着。

1969年6月,兵团农五师哈密管理处(简称哈管处,为十三师前身)精挑细选101人,参加援建巴基斯坦公路的工作,南佰义就是其中之一。

他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海拔高,喘气儿难。”

最难忘的是年夜饭,因为吃上了红烧肉。

那个年代,这可是了不得的事。

路途遥远,吃喝都得从山下运输,当时,他们常吃的是粉条,偶尔有白菜、胡萝卜等。

春节临近,哈管处想方设法为他们送了一批好吃的,不仅有红烧肉,还有鸡蛋、海带、粉条、豆芽、咸菜等,非常丰富。

“可惜海拔高,沸点低,好多东西是夹生的。”南佰义叹了口气。

回国后,南佰义干过打井,也种过地。靠着一股子勤劳劲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1993年,我还上过《新疆日报》呢!那会儿地种得好,经常拿先进。”

日子好不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吃得好不好。

“现在吃得越来越营养,身体越来越好!”南佰义告诉记者。

返途,两老者执意送我们出门。

抬头望,碧空如洗,“这天儿,是真好!”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