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师融媒体中心:“云端”飞行 “贴地”行走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2-07-15 13:31:51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张志玲

“云端”飞行 “贴地”行走

张美玲

三师融媒体中心采访小组采访铁路专线建设情况(资料图片) 。

三师融媒体中心员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资料图片)。

三师融媒体中心摄制团队在叶城二牧场拍摄采访(资料图片)。

三师融媒体中心团队拍摄微电影(资料图片)。

(图片均由三师融媒体中心 提供)

7月3日清晨9时,夏日的一缕阳光洒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牧场,野花次第绽放。正在喂羊的三师托云牧场三连职工阿依甫·库瓦并未沉浸于这片如画般的美景,如往常一样,他匆匆进屋打开了三师新闻联播。这是他多年不改的习惯。

阿依甫·库瓦不知道的是,新闻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跨过高原、穿越沙漠、渡过河川,深入美丽连队、产业园区、项目工地,将视角延伸到三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他们用脚步丈量新闻,用记录触摸变迁,用坚守忠诚和担当奉献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三师的千家万户。他们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三师融媒体中心”。

粉丝量从4000到26万

今年4月,在三师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两周年大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21年,中心新媒体作品发布量、点击量、粉丝增量平台数量均列兵团第一;新媒体原创作品、影响力、发稿率等列兵团第一方阵;中心建设以97.5分的高分通过兵团各师市融媒体中心联合验收,名列兵团第一。”

两年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全国遍地开花。原叶尔羌报社、三师电视台、图木舒克市广播电视中心、图木舒克市广播电台、三师印刷厂5家单位顺应时代潮流,整合为三师融媒体中心。

面对改革浪潮,“如何闯出县级广播电视台改革发展新路径,如何借改革之势将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更深入……”这些问题,中心党委一班人一直在思考。

“合理运用逆向思维,从受众出发,在做精传统媒体的同时,扩大阵地,做大做强新兴媒体。”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后,三师融媒发展思路确定了。

通过整合采编播力量,2021年2月,新媒体中心(原“编辑七室”)正式组建。这期间,一批记者、编辑骨干被火线委以重任,通过角色转型,成为新媒体中心的中坚力量。

王俊龙是现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他坦言,面对角色转换,自己承受了不少压力。刚刚接手新媒体时,“三师融媒”抖音号粉丝仅有4000余人,“三师融媒”微信公众号等其他新媒体号还未注册。“我们的任务就像是在一片地基都没建好的空地上建起一座新媒体大厦。”王俊龙说。

“就从地基打起!”2个月的时间,新媒体中心分别注册了“三师融媒”微信公众号、微博号、今日头条号、微信视频、西瓜视频等账号,结合已有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以及抖音,三师融媒体中心正式建起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

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针对受众需求,新媒体中心进军短视频领域,重点发力“三师融媒”抖音号。

面对抖音平台“短、频、快”的特点,三师融媒体中心鼓励年轻人敢于尝试、善于探索不同新闻视角。

2021年11月,一位阿克苏小伙儿意外断掌,需紧急送至乌鲁木齐就医。由于当日已无从阿克苏前往乌鲁木齐的航班,小伙儿被送至图木舒克唐王城机场。新媒体中心记者得知情况后,迅速前往唐王城机场,两小时内便在抖音平台发布《阿克苏小伙意外断掌,唐王城机场紧急推迟航班,48位旅客均表示理解》的短视频消息。后又与《兵团日报》等媒体联动,连续发布《兵地联手 陆空接力——他们为“断掌小伙”打通1100公里生命通道》《这场爱心营救未完待续 “断掌小伙”父亲:除了感谢还是感谢》等组合报道,仅“三师融媒”抖音号的浏览数据就达到了近2万人次。新闻在这里有了热度也有了温度。

2021年5月,“三师融媒”抖音号结合师域特色,探索推出《小沙说联播》《党史精髓大家悟》《图木舒克好地方》等短视频栏目。如今,“三师融媒”抖音号粉丝量从当时的4000余人次涨至26.0W+人次,占市域人口数的258%;播放量破1亿+人次,是辖区总人口数的387倍,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三师融媒体中心宣传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新阵地。

说话间,王俊龙打开“三师融媒”抖音号,为笔者展示《小沙说联播》栏目发布的一条新闻。这是采访当日栏目发布的一条关于教育新政策的新闻,“你看,5个小时、2.7万人次点赞、120万阅读量。这就是新媒体的力量。”

从全国最大的沙漠到海拔4800米的牧场

三师屯垦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其东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毗邻,西与帕米尔高原相连,北倚天山,南接昆仑山,东西相距408公里,南北其间444公里。

这就意味着,若要出好作品,三师融媒体中心记者必须时常与青空雪山、荒漠戈壁做伴。

2021年7月,记者奉正云带采访小组,赶往距离三师驻地图木舒克市200余公里外的四十六团永兴镇,采访麦山沙漠公路建设情况。为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一行人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对公路进行全方位拍摄。当日,沙漠内温度超40摄氏度,但众人仍然在户外坚持采访拍摄了一天时间。等再回图木舒克市见到同事们,大家都笑说,几人肉眼可见地被晒黑“好几度”。

这样的故事,在三师融媒体中心记者部已经不算是新闻。

提起获奖作品《我的昆仑我的连》,记者部负责人崔显朝印象最深的不是作品主人公刘前东,也不是6月的雪域高原美景,而是自己蹚过的那条由昆仑山积雪消融后形成的冰冷刺骨的河流。

2020年6月,崔显朝与同事胡晓宝驱车8小时,前往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拍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连党支部书记刘前东。叶城二牧场位于昆仑山腹地,海拔高度在2900米至4800米之间。

一天,两位记者听闻有职工在高原试种雪菊,便立即决定去采访。等到达目的地,他们发现雪菊种在一片僻静之地,要想拍到雪菊种植地全貌,必须要蹚过一条宽10米的河流。当时,虽已入夏,高原上的气温却不到10摄氏度,河水更是才过0摄氏度。

为了不错过这一新闻点,两人便扛起摄像机、挽起裤腿,探脚入河。“虽然穿着羽绒服,但走进河里的那一瞬间寒意就已经传遍了全身,那简直是我一生中最为漫长的几分钟。”崔显朝回忆。

由于山上没有宾馆,晚上,两人不得不借宿在牧工家的彩钢房。入夜,气温降至零下,彩钢房里燃烧着的柴火,总是容易熄灭,两人只能和衣而睡。

在这种环境下,崔显朝与胡晓宝两位记者在叶城二牧场,用15天时间,随着刘前东走遍巡边的每一处角落。一部《我的昆仑我的连》专题纪录片最终成型。当年,该纪录片分别获得了“2020年兵团电教片一等奖”“第十四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推选活动对农专题片优秀作品”以及“兵团纪录片展播三等奖”等奖项。

“面对这几个在极端环境下建立的连队,我们每次采访都会吃很多苦,有时也会抱怨‘这是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的地方’。但正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先进人物才会被造就。他们是那样地有吸引力,每当发现一个新闻点,自己曾经所有的‘誓言’都会被抛于脑后,我们必会再一次踏上采访之路。”崔显朝告诉记者。

两年来,三师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以敏锐的洞察力、鲜活的事例,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报纸副刊《云端上的牧场人家》、广播消息《边境线上的守护者》、电视消息《国内首条由地方政府全资投资的图木舒克铁路全线贯通》等多部作品分别获省级以上新闻奖项。

从“单打独斗”到“人才云集”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锤炼“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如何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三师融媒体中心实施人才战略,扎实开展“新闻媒体实训基地”建设,集中力量补齐人才短板,让专业人做专业事,靶向引导、精准施策,充分激发全员潜力。

引强援军,锁定高层次人才。2021年6月,三师融媒体中心发布“银星计划”,邀请5名退休的高职称行业专家入驻帮助指导工作,成为兵团首个批量引入理论宣传高端人才的媒体单位。专家们通过对融媒体中心相关制度建设建言献策,不定期展开新闻业务培训,对报纸、广播、视频等新闻作品进行严格把关,为高水平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在此基础上,三师融媒体中心的新闻理论宣传在敏锐性、时代性、影响力方面实现了质的跃升。

引进新鲜血液+“跟岗学习”,激发内生动力。从2020年,三师融媒体中心面向全国引进42名优秀青年传媒人才。同时,通过与兵团日报社、兵团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建立长期“跟岗学习”等合作模式,利用省级媒体的优势资源,帮助培养中心的青年骨干。

“通过‘跟岗学习’与不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我们的新闻业务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来自记者部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刘佳乐说。2020年,她参与报道的新闻《边境线上的守护者》获得年度兵团新闻奖。

人才队伍搭建完成后,如何发挥各类人才最大优势,顺应媒体融合转型要求?三师融媒体中心要求记者要能写、会拍、会剪,能向多平台独立供稿,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发布、立体传播”融媒体新闻生产传播格局,真正实现“声、屏、报、网”全流程深度融合。

2022年,三师融媒体中心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于转变之中,三师融媒体中心向新征程再出发。

《兵团日报》(2022年7月15日第5版)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