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改革改出新天地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谌慧
刘明(左)和职工一起查看棉花长势(资料图片)。 照片由本人提供
“这几天天气热,棉花地也正是用水的时候,咱们浇水用水一定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合理安排,大家放心。”7月25日,六师新湖农场二十八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刘明正在协调水源。盛夏时节,新湖农场的棉花已经到了盛花期,接下来就是保铃保蕾的关键时期,关系到棉花一年的收成。
刘明今年37岁,从2006年起,便在新湖农场基层工作。近十年来,发生在他生活中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兵团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取消“五统一”后,职工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应对市场风险等,都需要职工自己应对。“新湖农场以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实施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以来,连队职工独立自主的意识增强了,在连队‘两委’的带领下,职工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多元增收的想法也越来越多。”刘明告诉记者。
借着改革的东风和党的好政策,二十八连职工张倩牵头成立了新疆荣农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农资,带动职工增收致富。张倩介绍:“合作社有100多名社员,大家一起团购生产资料的价格要更便宜一些,每亩地可以节省30元的成本。”
“近年来,在连队‘两委’的带领下,加上职工的不懈努力,二十八连的棉花一年比一年好。2021年,二十八连实现职均纯收入13万余元,比2020年增加了5万余元。” 刘明说。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连队“两委”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2017年,在兵团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中,刘明全票当选新湖农场三十连连管会连长。2020年,刘明代管二十八连。他团结连队“两委”班子、规范阵地建设、改善连队面貌,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2021年,二十八连棉花大丰收,刘明全票当选二十八连党支部书记。对此,刘明这样说:“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通过努力拼搏和奋斗,大家都在改革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兵团日报》(2022年7月27日第6、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