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兵团精神这一宝贵财富
胡建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时指出,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事业。新时代新征程,兵团高校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用好兵团精神这一宝贵财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新时代新兵团贡献力量。
用兵团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热爱祖国是兵团人最真挚的情感反映,是兵团精神的灵魂所在。“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自1954年兵团组建以来,兵团人就将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融入血脉之中。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扎根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对祖国的忠诚,谱写了一曲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壮歌。当代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岁月,亲历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敢于表达、勇于行动。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不良思潮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挑战。兵团高校要用好兵团精神这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积极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厚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青年学生心中高高飘扬。
用兵团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兵团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兵团精神的集中体现。60多年来,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牢记初心使命,开荒造田,兴办工业,维稳戍边,他们在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用智慧和汗水在茫茫戈壁上创造人间奇迹,书写了建设祖国、戍守边疆的壮丽诗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伟大变革的参与者,更是新征程上的先锋力量。兵团高校要用兵团精神夯实青年信仰之基,多措并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服务兵团事业发展中闪光。
用兵团精神巩固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兵团精神的鲜明特征。兵团6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一部造福各族人民群众的历史。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之际,毛泽东同志就指示,“你们要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不要与民争利,要坚持民族团结”。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听从党的召唤,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心系各族群众,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建设边疆、发展壮大兵团的实践中结下了深厚情谊。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民族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兵团高校要传承弘扬兵团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用兵团精神培根铸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用兵团精神砥砺担当作为
担当作为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兵团精神的鲜明底色。6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忠实履行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兵团各族儿女牢记重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开创了兵团事业发展新局面,铸就了兵团事业发展新辉煌,展现了新时代兵团人担当尽责的精神风貌。当前,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兵团第八次党代会开启了兵团发展的新征程,建设新时代新兵团,需要一批又一批兵团儿女接续奋斗、担当奉献。兵团高校要用好兵团精神这一宝贵财富,用兵团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之情激励青年学生,用兵团维稳戍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感染青年学生,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和追梦者。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