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霞:讲好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8月3日,方红霞(右一)在十三师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里为孩子们讲老军垦开发建设边疆的故事。李学鹏 摄
“这是目前新疆范围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整建制地窝子遗址,它是军垦战士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挖建的半地穴式建筑,是兵团人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8月5日,在十三师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里,讲解员方红霞在为游客讲解。
恶劣的自然条件,难以想象的艰苦和付出——聆听着方红霞的讲述,现场许多人湿了眼眶。
方红霞是十三师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副主任,自2018年担任讲解员以来,已为观众讲解过一万余场次。
“兵团精神是宝贵的财富。我要用心、用情去讲述和传播兵团故事,让兵团精神代代相传。”方红霞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让她很有成就感。
2010年大学毕业后,方红霞来到红星二场,并在这里深深地扎下了根。2018年,她进入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成为一名讲解员。
为了做好讲解工作,方红霞利用休息时间熟悉博物馆的路线和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兵团历史的书籍,查阅了很多史料、观看了多部纪录片。她还经常走访老军垦,对老兵故事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提炼,丰富讲解内容,让历史“活”起来。
“只有自己全身心融入,对历史文化资源饱含深情,才能感染观众,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兵团精神,激励更多人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方红霞说,她特别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每一次讲解她都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为了更好利用红色资源,更好传承红色基因,红星军垦博物馆连续两年举办了“小小讲解员”活动。在方红霞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深入了解了兵团的红色历史和文化,能够从容大方地为游客进行讲解。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老军垦、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义务讲解员队伍中,让兵团故事滋养了更多人的心田,让红色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
“我会继续积蓄力量,一路向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这个岗位的热爱和敬畏,把兵团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红霞说。
《兵团日报》(2022年9月8日第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