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秀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2-10-25 11:50:33 作者: 编辑:叶小萍 责任编辑:曹强

高秀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谢增杰、杨燕飞

十三师火箭农场鸟瞰图(资料图片)。赵德智 摄

高秀玲在新房的客厅里翻看相册(资料图片)。李乐 摄

高秀玲(第一排右一)参加火箭农场组织的锣鼓表演(资料图片)。高秀玲 提供

初识高秀玲,是3年前的一次采访。当时的采访主题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找了各个年龄段的职工讲自身变化,作为中年代表的她,为我们讲述的是家庭车辆的变化。

采访时间不长,但她的谈吐和见识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性。

“等有时间,我给你讲讲我家的故事。”她和我约定。谁曾想,再见已是今年秋季。

这是一次“临时采访”,在自家棉花地头忙活的她被我们“逮了个正着”。

立于这片生机勃勃的棉田,她想了会儿说:“从没想过,火箭农场会有这般模样,我们会有这般光景!”

高秀玲一家来自甘肃酒泉。

1958年,她的父亲高占春响应建设边疆的号召,举家搬迁至十三师火箭农场。那年,火箭农场成立。

高秀玲听父母讲,刚来那会儿,火箭农场“三少一白”:人少地少房子少,满目皆是白白的盐碱地。

父母性子敦厚、为人善良,不仅养活着他们一大家子,还把两个叔叔、姑姑接到了身边。家里人口最多的时候,有13口人。

只有父母两人挣工分,自然,大多时候,全家人是吃不饱的。

高秀玲9岁那年,父亲因胃癌离世,家庭重担一下子就压到了母亲肩头,日子更是捉襟见肘。

高秀玲对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环境:

吃:最常见的是土豆、胡萝卜,还有“搅团”:把面粉放进锅里不停搅拌,加些咸韭菜、白菜做辅料,比糊糊稠些,一人一碗,勉强顶饱。

穿: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三穿……直至老七穿。高秀玲说,她的第一件新衣服是初一入学时,母亲用黄色的条绒布给她做的,“穿着到处逛,去显摆,一不小心溅了一身泥,哭了一鼻子。”

住:全家13口人住在约60平方米的3间小土房里,屋里打的是土炕,一个房间只有两个窗户,一个是头顶的“天窗”,一个是侧窗。“每到下午五六时,房子里就没了太阳,乌漆墨黑的。”

行:全靠两条腿,父亲工作多年后,家里才有了第一辆自行车。

“那会儿,我们以为,我们会一辈子住土房,吃土豆!”她笑着告诉我。

《火箭农场场志》记载,受各方面影响,到1978年,全场耕地面积只有1660余公顷,而人口增加到6000多人,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3公顷,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阻碍着经济发展。

也正是经历过这些苦难,她们那一代人,更乐观、向上、向好。

故事的转变,源于1984年“包产到户”政策的实行。

这是一次重大而又有深远意义的改革,职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手上有了更多现金,团场经济大为好转。

高秀玲的哥哥姐姐先于她加入到热火朝天的土地改革当中来。家里的光景一步步好了起来。

“顿顿有馍馍,偶尔还有肉。”高秀玲很是满足。

1987年,高秀玲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三连种植小麦、甜瓜等。

“当时每人每月能领到5元钱,每个月发工资时,母亲最为高兴,我们几个人的工资都是母亲领,厚厚的一沓钱,可让人羡慕了。”母亲高兴,她更高兴,“终于能为这个家做点事了。”

1990年,高秀玲到场里的轮胎翻新厂上班。厂子效益好,按件计工,她特别珍惜这份工作,每月能挣200多元钱,比厂子里的平均工资高出七八十元钱呢。

厂子离家约4公里,上下班成了问题,她有时候骑家里的“二八大杠”,有时候蹭工友们的自行车。

那会儿,她的愿望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她攒了小半年的工资,买了一辆红色、“二六式”的女式变速自行车。

“605元!”右手比画个“六”,她很骄傲。

结婚时,这辆自行车作了陪嫁。

再后来,她有了摩托车、小汽车等,但再也没有拥有第一辆自行车时的心情。她说,“那天,天是那么蓝,太阳透过高高的树叶照射下来,长长的柏油路上斑斑点点,我们时不时按下铃铛,风把我们的笑声传出好远好远。”

渐渐地,农场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

《火箭农场场志》记载:1986年,团场成立了工副业科,当时提出的发展工副业的方针是“选准项目,量力而行,讲究质量,保证效益”。当年,农场共有大、中、小型工副业企业11个,其中有造纸厂、轮胎翻新厂、建材厂等。农场经济繁荣,随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职工的口袋更鼓了。”高秀玲说,“那会儿,最时髦的就属万元户了。谁家要是万元户,那在十里八乡就出名了。”

当时,农场除了鼓励职工种植棉花外,还大力支持职工承包农业机械,发展多种经济。

1996年,轮胎翻新厂效益越来越差,濒临倒闭,高秀玲决定回家种植棉花,连队给她分了19.8亩地。

她的丈夫张发金会打井,还会操作各种机械。恰逢当年团场机耕队准备解散,鼓励职工购买农机。两口子咬咬牙,拿出种地的1万元保证金,从机耕队购买了一辆老式推土机。

两口子一人种地,一人外出干活。年底一算账,夫妻俩直拍大腿:“妈呀,挣了1万多元!”

高秀玲说:“我们算了好几遍,都不敢相信,自己也是个‘万元户’了!”

有了钱,夫妻俩的初步想法是“盖有大窗户的新房”。可刚过了年,两个邻居找她借钱,她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邻居有难,咱得帮。再说,党的政策好,我们明年挣了钱再盖新房。”

第二年,他们挣点钱就买砖、买门窗……慢慢攒够了材料,请来了施工队,年底房子终于竣工了。

一共3间大房子,南北通透。“尤其是大窗户,太阳照进来,整个房子暖暖的、亮亮的。”她微笑着回忆。

1998年春节,夫妻俩乔迁新居,兄弟姐妹齐聚一堂,张发金喝多了,时不时重复着一句话:“这房子,住着心里美!”

随着团场城镇化的发展,当初的平房需要拆迁,高秀玲家第一个报名。现在,她家住在场部小区的一套楼房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我们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了。”

《火箭农场场志》记载:到2001年,全场从事自营经济户数达到2162户,从业人数达到3502人,有力促进了农场经济的发展和职工收入的提高。

火箭农场的职工大多种植棉花。

种了26年棉花的高秀玲说,自己享了棉花的福。

她从1996年开始种植棉花,刚开始种植棉花时,她照葫芦画瓢,别人咋种她就咋种。棉花销售后算了算账,欠了3000多元,心挺酸。

那几年,她年年倒数,兜里没粮,脸上也挂不住。

后来,她跟着技术员、老职工学管理、学技术,一步步成了棉花种植能手。

回忆起当年种植棉花那段经历,高秀玲说,两头不见太阳,天不亮出门,天黑了回家。

她经常帮助那些缺乏种植经验的人,带着大伙儿一起奔富路。2007年,高秀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还获得过许多师、团级荣誉。

2018年兵团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她家40亩棉花地年纯收入由7万元增加到10万元以上。

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高秀玲说,她家加入了合作社,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比往年要便宜,棉花销售的价格比以往更高。这“一高一低”就有了价格差。

不仅土地的政策越来越好,管理起来也越来越轻松。

她说,现在都是“科技种田”。前几年是拖拉机播种,每亩地需要3至4公斤种子,还要担心出不出苗,整不整齐;如今是北斗定位、精准播种,每亩地只需要1公斤种子。更别说还有飞机打药、节水滴灌、采棉机收棉花了。

高秀玲告诉我们,现在一个职工轻轻松松种40亩棉花!

如今的火箭农场,产业兴旺、物流畅通、生活便利,俨然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小城。

每日闲时,高秀玲都会和姐妹们去社区活动室跳舞,“日子美,心情好,咱就得唱出来、跳出来!”

采访结束,途径团场健身广场,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那首《好日子》让人忍不住跟着轻哼:“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又是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兵团日报》(2022年10月19日第7版)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