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扎实推进湿地保护:逐绿而行 向新而生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2-10-21 10:46:48 作者: 编辑:叶小萍 责任编辑:曹强

兵团扎实推进湿地保护

逐绿而行 向新而生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

六师五家渠市青格达湖万鸟齐飞(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华北 摄

秋意渐浓,又到了候鸟迁徙的季节。

作为鸟类迁徙通道中重要的“补给站”,连日来,兵团各个重要湿地陆续迎来各类候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近两年,兵团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4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湿地退化修复工作。目前,兵团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处,面积10.03万公顷;设立国家级湿地公园6处,面积3.02万公顷。

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底线,兵团充分发挥生态卫士作用,严守湿地资源红线,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强化湿地保护监管,在一系列生态治理“组合拳”的作用下,兵团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无边绿意润泽着绿洲,使其重焕新生,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兵团筑起坚实的屏障。

在六师五家渠市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拍摄候鸟的生活情况(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华北 摄

织密湿地守护网

南靠喀喇昆仑山脉,北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缘,在三师图木舒克市,有一处当地职工群众耳熟能详的“秘境”——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

这里没有工厂、没有住房,只有寂静的芦苇荡和成片的树林,鲜有人出入。看似宁静的外表下,却是另一派生动的场景——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河流、芦苇湿地、农田、池塘、树林里觅食、栖息,自由生长。

这里是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中叶尔羌河流域的组成部分,也是省级(兵团)自然保护区,总占地面积66.66万亩。目前,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共有植物资源263种、动物资源219种,其中包括诸多国家珍稀野生动植物。

“现在湿地的环境好喽!这几年,飞过来的叫不出名字的鸟越来越多!”10月10日,三师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巡护队队长祁宝年对记者说。

2017年,祁宝年来到保护区工作,是这里最早的湿地巡护员之一。

“刚开始,湿地巡护员只有4名,却要巡护66.66万亩的湿地。人手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放牧、打渔的农牧民随处可见,惊扰了候鸟的栖息。”祁宝年回忆道。

“近年来,兵团和师市不断加大湿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不仅鸟儿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我们巡护员的工作环境也改善了不少。”祁宝年说。

近年来,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湿地保护基础。“2019年以来,保护区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但在满足湿地保护功能的基础上,保护区还需同时具备森林防火、鸟类观测、野生动物救助和科研监测等多项功能。”图木舒克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夏俭利介绍,“今年师市又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针对管护设施、森林防火、野生动物救护、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计划投资4000余万元,做实做细,织密湿地守护网。”

数十匹马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肆意奔跑(资料图片)。崔显朝 摄

给野生动物搭建温暖的“家”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来投票。”10月8日,在六师五家渠市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摄影爱好者金正深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他拍摄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

金正深从事鸟类观测、摄影工作多年,用镜头记录了青格达湖湿地鸟类资源越来越丰富的过程,也见证了这里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

金正深说,“以前很难见到这么多珍稀野生鸟类,如今,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频繁出没在人们视线中,这里真正成了鸟儿们的‘栖居乐园’。”

六师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2年,是兵团首个省(兵团)级自然保护区,拥有1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湿地。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坚持“节水、保湖、育林”方针,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禁止开荒、放牧、建房,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鸟儿栖在青格达、恋上青格达。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薛卫兵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鸟的种类,从初期的110种增加到了现在的220多种,可观测鸟类总量超过200万只。保护区年过鸟量达20万只,常年栖息鸟类2万余只。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种类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种类35种。保护区已经成为新疆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和候鸟中转站。

多年来,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保护区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救治工作,让保护区真正成为野生动物最温暖的“家”。

两只沙鸥在七师胡杨河市祥云湖中嬉戏(资料图片)。刘笑天 摄

共同守护湿地生态“红线”

10月10日一清早,七师奎屯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泉沟水库巡护员朱文斌就带上单反相机和双筒望远镜,如往常一般骑上摩托车向湿地深处进发,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护水、护草、护木、护野生动物,就是朱文斌每天工作的全部。

据了解,保护区的巡查巡护工作按照4班倒,每个巡护队一上岗就是12小时。“对湿地的工作人员来说,一年365天都要有人值守。” 朱文斌说,即便是节假日,工作人员们也不会放松巡查巡护力度。

近年来,奎屯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采取多种措施,充实调整人员队伍,建立健全湿地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坚持定时、定线、定点对湿地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巡护,使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得到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奎屯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负责人李小飞表示,通过巡护和整治,保护区内乱掘乱采等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湿地保护管理站多次与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共同守护湿地生态“红线”。

今年1至8月,保护区管理站共开展保护区巡护检查工作52次,发放巡护日志56册,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7起,监测到重点保护鸟类11种,监测数量共计235只。

在做好巡护巡查工作的同时,奎屯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多年来深入社区、连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职工群众讲解湿地保护相关知识、宣传湿地法律法规、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形成了人人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享有者。为了未来的永续发展与美好生活,我们不能甘当看客,要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汇聚起改善生态环境的全民之力。”李小飞说。

《兵团日报》(2022年10月21日第6版)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