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季度“孝老爱亲兵团好人”——姜生
姜生,女,哈萨克族,1978年7月生,群众,第六师奇台农场三连居民。她多年来悉心照顾患病的婆婆和出车祸的丈夫,受到邻里的一致好评,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美丽的玫瑰花”。姜生家庭2019年荣获全国最美家庭,2020年荣获全国五好家庭。
姜生在地里干农活。
悉心照料让家人感受到温暖。1997年,开尼结白克与姜生因爱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第二年,姜生的婆婆陆续患上了脑梗阻、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成了医院的常客。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其实从结婚那日起,姜生就成了婆婆的“小棉袄”。在空闲的时候,婆婆去哪里,姜生时常会牵着她的手,相伴左右。
姜生在给婆婆梳头。
2002年10月,姜生的丈夫开尼结白克遭遇了一场车祸。开尼结白克在医院治疗了两个月,姜生在一旁陪护了两个月。出院后,她的丈夫落下肢体残疾,不能干重活。姜生在家里,既要干家务,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还要下地干农活,喂养牲畜。她的丈夫开尼结白克说:“要不是我妻子,我这条命都捡不回来了。那时候孩子小,老人身体也不好,她要两头跑。除了每天给父母做饭,照顾孩子,还要搭车到医院照顾我,给我喂药喂饭,擦身按摩。看到她有时候累得坐在医院的凳子上就睡着了,我真是心疼得不行。”
2018年6月的一天,姜生的婆婆意外跌倒。姜生和丈夫赶紧把婆婆送到当地医院,医生诊断是脑出血。因为老人年纪大了无法做手术,医生无奈地说:“恐怕老人以后要卧床躺着了,你们要做好长期照顾的准备。”出院回家后,婆婆彻底瘫痪在床上,不能自主进食。姜生精心制作流质食物,然后用针管一点点给婆婆喂食。这些年来,她给婆婆穿衣洗漱,喂汤喂药,换洗被褥,擦洗身子,进行全身按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
姜生在婚礼现场进行拍摄。
勤劳创收为家人撑起保护伞。因为姜生没有稳定工作,丈夫又致残,婆婆长期患病吃药,还有孩子们在外上学,所以家里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为了撑起这个家,姜生萌发了学技术、去创业的想法。2011年春天,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姜生买来《新华字典》,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与此同时,她还去邻居家里学起了电脑,从最初的鼠标都不会使用,到后来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之后,她还专门到乌鲁木齐市去学习了婚庆拍摄制作技术。随后,她在家里腾出了一间房子,创办了“曙光婚纱摄影”工作室,一边照顾家人,一边拍摄制作婚礼视频。2012年,姜生当年纯收入就达到了4万余元,为更好地照顾家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