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师的破题之路
——十二师争当兵团教育改革“排头兵”纪实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兰玲玲 实习生李杰
十二师西山新区基础教育集团亚心校区中层管理人员竞聘现场(资料图片)。十二师教育局 供图
两个小朋友在十二师二二二团幼儿园里快乐玩耍(资料图片)。王乾 摄
在十二师西山农场学校无土栽培实验室,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无土栽培知识(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兆辉 摄
山东省援疆教师王益民(右)为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辅导功课(资料图片)。杨志华 摄
兵团第一中学十二师分校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资料图片)。十二师教育局 供图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近年来,为更好地探索“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教育之路”,十二师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打造教育强师目标,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战略重点,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为重要保障,加快破解职工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得到有力提升,教育强师展现出新担当新作为新活力。
1.优先发展教育 优化顶层设计
“以往入园贵、入学难,如今再也不用愁娃娃上学的事儿了!”一〇四团职工李恒益高兴地说。
受多方因素影响,多年来,十二师一〇四团片区、西山片区一年级学位严重不足。按照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3年来,十二师新建4所中小学校、2所幼儿园,增加近8000个学位,彻底解决了困扰职工群众多年的“上学难”问题。
教育优先,投入先行。在事关教育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上持续发力,十二师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以规划为引领,加大投入,统筹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位推动,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十二师党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常态化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形成师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推动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优先布局。十二师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十二师基础教育布局规划(2020-2025年)》,大力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改扩建职业学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面解决职工群众“有学上”诉求。
强化保障。十二师财政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连续4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并实施增量补充,为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增加津贴,教师交流轮岗补助全额纳入财政补贴,教育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力促融合。十二师引入兵团第一中学、兵团第二中学、兵团机关幼儿园、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进行合作办学,与乌鲁木齐市有关区县、吐鲁番市、阜康市的11所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建立起“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与山东省、山西省长治市等地教育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援疆省市11所优质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顶层设计”“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诸多亮点的背后,是十二师紧扣时代脉搏守正创新,推动教育资源配置从不均衡到基本均衡再到优质均衡发展的担当作为和不懈努力。2021年年底,第三方机构测评显示,职工群众对十二师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达93.78%。
“师党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工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形成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现代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实现了从‘上学难’到‘有学上’‘上好学’的跨越。”十二师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栋说。
2.强力推进改革 激发蓬勃活力
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二师勇涉教育改革深水区,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1+9”配套文件,全面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创新。
一场思政课直播,吸引了全网20万人观看。十二师已开展两年的“万名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成为教育系统的党建品牌。今年,十二师教育系统结合党建工作举行“五育并举”短视频比赛,其成果5次登上“新疆共青团”抖音号,浏览量均在800万次以上。
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领域综合配套改革是关键。在党建引领下,十二师啃“硬骨头”、抓“牛鼻子”,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打破坚冰稳步推进。
一名好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校长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十二师深入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致力去行政化,让校长摘下“官帽”当专家。
围绕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四级九档”职级评定体系。十二师从申报校长职级的47名校长(书记)中择优评选出9名校长、11名党组织书记,3年为一个聘期,任期内实行学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建立起职级能上能下、职位能进能退、待遇能高能低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打造出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引领全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39岁的高洁在十二师首次开展的校长职级评定中,以优异的成绩成功竞聘为五一农场中学校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我们年轻人有了快速成长的机会,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高洁说。
筑牢强教之基,十二师同步推进教师“师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学校编制人事“师管总量、学校配置,师管岗位、学校定员,师管统筹、学校使用,师管人员、学校选派,师管标准、学校评价”的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促进师域内师资均衡配置。
“师管校聘”改革后,十二师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优化多方评价制度,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一聘“终身制”;师域内学校、教师实行双向选择、多轮竞聘上岗,构建教师队伍“流动圈”,有力调动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今年7月,以十二师高级中学为核心校的西山新区基础教育集团挂牌,标志着该师集团化办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集团实行师资统一调配、教研统一规划、质量统一监测、绩效统一标准、招生统一组织等‘九统一’,促进集团内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对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充满信心!”西山新区基础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韩鹏表示,将通过“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集团管理模式,加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让职工群众切实享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红利。
3.教育行稳致远 发展量质并举
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今年9月,7场专题讲座相继在十二师教育系统举办。
优质教育“蛋糕”怎么做大?如何加快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十二师在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实践中奋力前行。
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十二师提出新建小区要“应配尽配”幼儿园,今年以来新建、移交办成公办幼儿园6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
提升办学水平,十二师与兵团二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成兵团二中第十二师校区,打破了师域内无示范性高中的发展困境;促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推动职业学校招生专业增加到目前的11个,在校生人数比2019年扩容近10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
为优化人才引进,十二师积极探索“跨校评聘”,统筹5%的高级岗位用于交流轮岗教师晋升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引进疆内外“高、精、尖、缺”人才34名。建立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一体化的骨干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培养各级各类骨干教师140人;参与兵团与乌鲁木齐市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达148人,占在编教师的八分之一以上;建成6个师级“三名”工作室,教师从过去“招不来、留不住”到如今一岗难求。
改革动能强劲,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十二师连续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排名大幅提升,普通高中本科上线率达88.31%。
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新突破,十二师“鲁兵‘互联网+教育’援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兵团首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师先后入选全国信息化教学、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全国安全教育3个实验区和全国县域校园足球典型示范县,10所学校入选全国足球、篮球特色学校,6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学校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我们依然在路上。”刘国栋表示,按照全力打造兵团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要求,十二师将围绕师党委和兵团教育局部署要求,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首善之师、融合之城、宜居之区、产业高地提供教育助力,在争当兵团教育改革“排头兵”中迈出新步伐。
《兵团日报》(2022年12月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