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牢牢把握“六个更好统筹”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3-01-04 11:14:58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钟新

牢牢把握“六个更好统筹”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如何统筹是考验世界各国的一道难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近三年来,我国经受住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取得重要成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二字,意味着要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最大程度上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从中长期看,经济没有“质”就不会有“量”,离开了“量”也谈不上“质”,量变积累形成质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必须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是基础,也是保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发展绝非不要增长,而是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否则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都无从谈起。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次疫情,一些传统行业受到冲击,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强大潜力,网络购物、生鲜电商、远程问诊等新兴服务业态快速扩张,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逆势增长。除了需求拉动,背后是相关行业企业敏锐捕捉商机,迅速研发推出一系列新应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要善于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和重点任务,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供给质量、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必须因地制宜积极作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中,强化宏观政策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支持,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强大合力。

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那么就不存在单纯的经济问题,必然要把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统筹起来。具体到政策制定中,就是要运用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原理,既承认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又能动地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研究员江宇说。

“当前正在做的许多工作,都要求我们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江宇举例说,党的二十大部署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稳定的政治秩序、比较公平的社会基础、丰富的公共物品、对风险的保障机制等,这些基础越稳固,市场经济就越容易发挥积极作用。市场经济还需要一定水平的社会保障,以实现互助互济,减轻自然和市场风险对人们的伤害。这都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分析,要提升供给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激活需求潜力,深化消费和投资领域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强化改革动力,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完善公平竞争规则,为实现供给和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需要树立底线意识、强化极限思维,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我国经济建设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说。

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

“‘当前’是前提和基础,‘长远’是远景和蓝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认为,“当前”要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展望“长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航向是明确的,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前瞻谋划、谋定而动,才能为“当前”厘清工作思路和增强信心,积极稳妥解决现实问题和困难,努力抵御住各种可预知或不可预知的“惊涛骇浪”,凝神聚力、勇毅前行。

“只有科学辩证、更好统筹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才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推动各项经济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开展。”郭丽岩说。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