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2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寇晓燕

来源:兵团文明网时间:2023-01-19 19:28:15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钟新

2022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寇晓燕

寇晓燕,女,汉族,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十三连职工。20多年来,晓寇燕大胆创业,敢为人先,开创团场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旅游业,带领周围职工群众共同致富。寇晓燕曾荣获2014年度一师阿拉尔市多元增收示范户、2015年一师阿拉尔市“五一巾帼标兵”、2017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19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手”。


寇晓燕和家人在筛选蔬菜种子。

刻苦钻研,努力创业。

寇晓燕1990年参加工作,与丈夫一道积极响应当时倡导的承包到户的政策,承包了连队的40亩棉花地。寇晓燕和她的丈夫勤奋实干,加之师、团的良好政策,她家的日子过得比较好。但是,寇晓燕心中始终有一个创业致富的梦想。2001年,恰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实施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寇晓燕抓住时机,看准方向,主动承包了十团十三连的香梨园和温室大棚。

对寇晓燕来说,由于是首次接触温室大棚,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寇晓燕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到内地取经学习。2001年,她怀揣着种地攒下的钱,只身前往山东,学习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起初,种植户们不愿意将宝贵的种植经验外传,寇晓燕没少遭白眼,也吃过不少闭门羹,但她没有放弃。她整天跟在种植户身后忙前忙后,虚心求教。时间一长,她的真情实感,打动了大家。大家见她虚心好学,能吃苦耐劳,便将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传授给她。

寇晓燕在大棚里收割圆白菜。

通过半年多的求学请教回来之后,寇晓燕在自己的温室大棚中大展技能,大棚效益有了明显的改观。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加之科技管理运用得当,寇晓燕实现了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2011年,十团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寇晓燕借助十团毗邻阿拉尔市区的地理优势,放弃承包十团十三连香梨园和温室大棚,转而承包了十团团部职工创业园区内的6座温室大棚,因为在连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温室大棚种植经验,当年就实现纯收入30万元以上。2012年,寇晓燕注册疆通温室保温建材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了第一师阿拉尔市周边团场268座大棚的温室钢架,并为客户提供卷帘机、保温被、保温膜,当年纯收入突破100万元大关。2015年,十团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寇晓燕投资1300万元,建设90亩的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吸纳种植户和养殖户60余户,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年均达6万余人次,年收入达200余万元,为一师十团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示范。2020年,寇晓燕引进黄沙基质栽培技术种植草莓和蔬菜,获得了成功,同时为团场在未利用地上发展设施农业探索了一条新路。

寇晓燕(中)在樱桃棚采摘樱桃。

不忘社会责任,与职工群众共同致富。

“只顾自己富,群众不拥护。”这是寇晓燕最朴素的想法。2016年,她开始依托连队农业产业特色,组建共同帮扶体。刚开始,一些职工对寇晓燕并不信赖,担心自己的投入“打水漂”,保持观望态度。寇晓燕每天抽空和连队党员一起到职工家中耐心沟通,同时自己投资成立多个特色果蔬种植园。在此基础上,寇晓燕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配合连队党支部针对职工每户情况进行分类,在原有合作社模式上,创新实行“合作社+党员包干制”,即连队每名党员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帮扶2名职工,先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60多人,通过宣读涉农政策、传递市场讯息、传授农业技术、实施产业转型,帮助这些职工人均增收4万余元。

十团四连曾有3名困难职工,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和管理资金,生活相对拮据,于是寇晓燕在2011年-2016年间主动与她们结对子,从资金到技术、从棉田到温棚,从种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各个环节,尽心尽力帮助她们。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