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师农业科技工作纪略

来源:胡杨网时间:2023-01-31 23:51:03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钟新

为五师双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五师农业科技工作纪略

申 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师市党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师市科技发展潜力持续挖掘,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创新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师市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有力保障。

五师农科所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的工作要求,聚焦师市主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科技服务等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尤其是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工作有了新突破,为推动师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选育优良品种

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2年,五师农科所取得的最大成绩就是有5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或新疆审定。其中2个优质棉花新品种‘五师16-15、五师16-13’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个彩色棉新品系‘博彩21号、博彩22号’和1个玉米新品系‘2015BL01’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月3日,师农科所副所长曹阳激动地对笔者说。

农以种为先,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新品种育种无法做到立竿见影,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望见效的工作,选育出一个综合品质优良的作物新品种需要持之以恒,不辞辛劳,经历数十载寒来暑往。

“这五个新品种虽然都在2022年通过审定的,但是每个品种都经历十几年的艰辛培育和历史积淀,凝聚了师市很多农业科技工作者长年累月的心血和汗水,这里面的艰难困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最深刻地感受到。”曹阳感慨地说。

今年,师市农科所始终坚持以优质抗病机采棉新品种选育为目标,育种成绩斐然。

两个棉花品系“五师16-13”“五师16-15”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博彩21号、博彩22号通过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五师1761”“博彩26”已完成全部试验程序,2023年进行申报审定。“五师1738”已进入甘肃省生产试验,“博彩28”已进入彩色棉生产试验,截至目前综合表现突出,有望通过审定。“五师1876”“博彩30”“博彩31”等3个品系进入第二年区试;10个白色棉品系、2个彩色棉品系共计12个参试品系进入一年区试,是建所以来审定品种最多、进入区域试验参试材料最多的一年。

第五农科所不断加快科研成果开发应用,助力师市棉花高质量提升。引进、鉴定和筛选新的优异种质资源,拓展研究基础,为开展育种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2年,“五师16-15”“五师16-13”两个国审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双30”以上,马克隆值A级,各项纤维指标匹配合理。“五师16-15”参加了五师棉花品种展示试验,在参试的23个材料中产量、品质均居前列,并与新疆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品种权转让协议。

为加快棉花新品种的选育,2022年,五师农科所的科研工作者重新梳理了入库种质资源,目前,该所现存白色棉种质资源3600份,彩色棉465份,共计种质资源4065份。

加大项目申报

为农业产业筑牢科技支撑

近年来,五师农科所狠抓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主动对接兵团、师市,认真抓好项目的筛选申报,在保持好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着力争取兵团重大项目申报。

曹阳说:“2022年,师农科所科研立项取得重大突破,承担各级各类课题、项目46项。其中兵团4项、自治区总工会1项、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12项、联合体6项、师市党委组织部1项、师农业农村局1项、师科技局8项、与新疆九圣禾公司合作1项、所自立课题12项。”

2022年,师农科所申报兵团科技项目2项、援疆科技项目1项、师市科技项目3项,“十四五”期间拟申请国家资金谋划储备项目1项,申报农业农村发展重大科技需求3项。其中,师市 “优质棉花新品种五师16-15开发利用”已立项。

“每年我们都积极申报科技项目,科研人员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撰写科技项目申请书,向兵团科技局、师市科技局申报符合兵师产业发展需求的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用于新购置仪器设备、测试化验、材料消耗、劳务等的大量科技投入,创造更多的价值。”曹阳说。

目前,该所2022年的5个项目已结题,各项目主持人已完成验收材料收集、撰写工作,等待验收。同时,该所科技人员积极申报2023年兵团科技项目,截至2022年12月底,已申报2023年兵团“揭榜挂帅”需求4项、五师农业科研基地建设项目1项、“天山英才”项目2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项。

2022年,师农科所不断加强自治区《自治区曹阳创新工作室》以及师市《棉花育种研发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及团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年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组织团队集体学习7次,开展试验地田间材料评鉴等8次,深入一线团场开展技术服务、项目调查等累计78人次。

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该所科技工作者累计参加兵团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夜校、农科讲堂、科技政策法规培训、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培训班、青年干部党务培训班、棉花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揭榜挂帅推进会等各类培训学习102人次。

同时,该所推荐申报各类专家人才32人次。其中兵团特聘专家岗位1项 ,“兵团英才”选拔培养工程5人,“神农青年英才”1人,“兵团标准化专家”5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人,师市相关行业领域专家人才8人,推荐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专家9人。

强化科技服务

助力师市乡村振兴事业

近年来,五师农科所科技工作者将科研成果、论文写在五师双河大地,重点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等服务工作,全力服务师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高质量建设富强美丽的五师双河市贡献科技力量。

连日来,师农科所科技工作者在师市开展的冬季职工大培训班上为师市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围绕棉花、葡萄、玉米等农作物进行科学技术指导。

多年来,师农科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在田间地头,为职工细致地讲解棉花、玉米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注意事项,认真调查每一块条田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针对不同地块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五师农科所科技特派员张燕说,作为师市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把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推荐给职工群众,其次在作物的整个生育过程中,把我们的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也推荐给职工群众,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田间地头,师市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现场讲解、手把手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传授科技知识,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使广大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农业科技工作者还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信息渠道,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该所综合实验室承担了师市辖区瓜果、蔬菜、畜禽等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土壤养分测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工作。2022年,该所综合实验室成为师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唯一一家通过兵团能力验证单位,进一步检验了五师农科所过硬检测技术和检测能力,技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推进。

2022年,五师农科所紧紧围绕师市“三农”产业发展规划,配合师市农业农村局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技术督导等,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组成农业科技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课题攻关,提供技术服务,培训职工465人次。积极参加师市人社局举办的葡萄、棉花、土壤等培训班,累计培训1095人次。通过开展各类农业科技服务,助推了师市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