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翟薇 通讯员魏巍
2月16日,大安能源“大安钢焦一体化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大型起吊装置正在进行作业。魏巍 摄
2月16日,十三师新星市114个项目在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开复工,总投资1821亿元,涵盖重大产业、城市建设、资源能源、生态绿化等多个领域。
纵观此次集中开复工的项目,记者发现循环经济“一体化”概念出现在许多项目的介绍中。
循环经济“一体化”,是指企业将生产的产品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加工利用,以此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十三师新星市部署“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当日,新疆大安能源钢焦一体化配套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正有序进行厂房主体结构建设,呈现一派大干快干、热火朝天的场景。
“目前,我们公司在建的110万吨钢铁配套焦化联合项目及大安钢焦一体化配套项目就是为了健全上下游产业链,尽早建成集矿业板块、钢铁板块、煤化工板块、有色金属板块、环保新能源板块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新疆大安能源项目组组长助理李锦说。
“大安钢焦一体化配套项目包含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及10 万吨/年焦炉气提LNG联产氢能源项目。”据李锦介绍,煤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预计今年8月具备试车条件,LNG联产氢能源项目预计今年5月进行联动试车试生产。
“3个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增加年销售收入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对促进当地优势资源转化、推动地方经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地区财政税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锦说。
此次集中开复工的还有位于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新疆班超镁业有限公司“镁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一体化”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2月启动,预计今年5月可以试生产。
“镁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一体化项目包含120万吨洁净炭项目、120万吨兰炭项目、5万吨金属镁项目、15万吨高镁合金项目。”新疆班超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杰介绍,“洁净炭和兰炭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燃气,这些燃气将全部用于公司金属镁的冶炼,其中5万吨金属镁项目生产的镁锭将全部用于高镁合金生产。”
镁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一体化项目推进了煤焦化与金属镁产业耦合,推动镁基产业向镁铝合金、汽车轮载、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零部件制造项目延伸,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弥补十三师新星市镁基新材料空白。项目建成后,可提供3350个直接劳动就业岗位,间接拉动12000人就业。
“园区做强硅基产业链、丰富冶金产业链、壮大发展煤化工产业链、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等绿色产业链,以此完善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产业布局延链工程。”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贾燕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