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赴十四师助力连村共建共兴
昆玉讯(孙耀强、邵永斌)三月的新疆,北疆还是冰天雪地,南疆已是春意盎然。为认真贯彻自治区、兵团的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和田地区连村共建共兴工程,3月2日—5日,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孙耀强、动物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团队蒋松等4名教师赴十四师二二四团、四十七团连队和共建的村,开展“科技兴村、一连一村一策”实施方案中的示范户、示范点的考察对接工作。
在二二四团八连昆泰美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了多胎羊养殖过程中羔羊存活率低、饲草料短缺等问题,团队针对圈舍环境、羔羊保育、母羊营养管理等提出改进意见。在与八连共建的墨玉县雅瓦乡阿克切坎勒村养殖示范户托合提麦麦提·麦麦提依明的羊圈,团队查看了肉羊养殖用草用料、疫苗使用、日常管理、羔羊养护等情况,提出科学养殖培训和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示范方案。
在四十七团一连共建村墨玉县喀尔塞镇和谐村,当地芦苇资源丰富,但利用原始、低下,尤其是冬季芦苇几乎没有任何利用。团队与村里的示范户阿卜来海提·如则买买提共同确定利用废弃秸秆(主要是芦苇)制作牛羊粗饲料。
在四十七团二连共建村墨玉县阔依其乡羌古村,团队在村里的养殖示范户努尔麦麦提·麦麦提敏的养殖羊圈里,诊治母羊乳房炎一例,现场示范治疗操作技术;对羊圈里多只有肺炎症状的羊,提出清理羊圈、整治养殖环境和药物治疗方案。
此次,动物科技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共计走访5个连队、4个共建村的示范点、示范户。经过与驻村工作队和连队两委的共同研究,确定2023年开展牛羊健康养殖、秸秆饲料化利用培训不少于6场次,以现场示范的方式培育养殖技术骨干10—15人,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骨干5—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