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海深处盛开的铿锵玫瑰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3-03-10 12:41:44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钟新

林海深处盛开的铿锵玫瑰

李惠、阿衣舍

2月15日,侯君(中)带领专职护林员深入林区巡查。李惠 摄

3月1日,侯君(右)为团场居民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李惠 摄

3月2日,侯君(右)与团场护林员一起查看树木长势。李惠 摄

初春,乍暖还寒。

地处“塞外江南”伊犁河谷北部西缘的四师六十一团,已然是春潮涌动,万象更新。

春风在大街小巷呼啦啦地跑着欢腾着,吹去枯叶,冰雪消融,空气里隐透着泥土的清香。在六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办公室,日光灯仍明晃晃地照着,光亮透过临街的窗外,如一盏灯给路人带去光明。四下极静,已是凌晨时分,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侯君仍在忙碌着,看着电脑上完成的上百组林木数据,她揉了揉酸胀的眼睛,伸了伸腰,满意地存档、关灯,踏上了回家的路。

3月1日,这是侯君日常工作的一天,也是特别的一天。这一天,她接到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喜讯。

30年来,侯君始终坚守在六十一团森林草原防火一线。她被团场人亲切地称作“活地图”,更是林海深处盛开的铿锵玫瑰。

两件随身物品,一带就是30年

在侯君的包里,始终携带着地图和维度尺,物件普通,作用却很大。

侯君所在的六十一团有林地73.39万亩,林地面积是六十一团区域面积的一半,六十一团也是兵团4个天然保护林区中面积最大的团场。

特殊的地理位置凸显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军垦第二代,侯君大专毕业后就扎根在六十一团,从林业技术员到阿力玛里山区林场副场长,再到原平原林场副场长、场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30年来,她被称为四师可克达拉市林业系统的“女汉子”。

凭着一双腿,侯君和同事们踏遍了六十一团的山山水水、一沟一壑,团场的地形地貌、森林资料都了然于胸。

为了摸清团场林业资源底数,侯君先后两次参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跑遍了辖区每一条山梁、每一道山沟,每一片林地的地理位置、面积、林木种类她都通过笔墨绘制出来。

“她就是团场的‘活地图’,只要有林地的地方,没有她不知道的。”六十一团林业系统的同事称赞道。

2018年6月,国家下达六十一团森林督查图斑任务57个。六十一团是四师可克达拉市图斑数量最多、任务最重的团场。做好森林督查图斑工作要采用遥感等技术手段,通过实地验证、档案资料核实的方式,对所在区域林地情况进行核查,并逐块上图入库。

因对地理情况熟悉,且有着丰富的业务知识,侯君接受任务并带队开展核查工作。

核查工作中,侯君和队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车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每天步行6公里至7公里。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图斑任务是她一个人完成的,因为睡眠不足,走路打瞌睡摔跤的事时常发生。

在侯君与同事的努力下,57个外业图斑核查任务圆满完成,复核率达100%。

30年来,每次巡山、检查,侯君的自绘地图都不离手,地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每一块林地,只要不清楚就实地测量,一定要做到数据清、林木清。”在侯君的办公室,桌角的箱子里码放着工作30年来记录的日记,用坏的60余把维度尺静静地躺在箱底,诉说着岁月的荣光。

带好队伍,是对事业最好的诠释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侯君说,自己最喜爱的歌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这些年,侯君带领128名专职护林员,用铁一般的纪律和过硬的防火技能,筑牢森林的“防火墙”,守护着团场的天然保护林。

“人人都是一块防火基石,人人都要充分发挥作用。”早在2005年,侯君接管专职护林员队伍开始,就在每位护林员心里种下众志成城防火灾的种子。

侯君按林班小班划定管护范围,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目标管理,形成横包到边、竖包到底、不留死角的网络式管护模式。在林区主要进出口推广使用“防火码”微信小程序,实现管理全链条、火因可追溯。

每年与护林员签订管护责任书,逐年完善管理办法,尤其是加大技能培训,让每一位护林员都能独当一面,是侯君管理护林员队伍的重要环节。

44岁的刘玉强,是侯君带出的众多徒弟中的一员。

2009年,刘玉强加入护林员队伍,作为新兵的他,和其他护林员一起,接受了侯君的全方位培训。尤其在学习林业政策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上,侯君要求“日日学习有更新,本本都有新经验”。在侯君的影响带动下,刘玉强更加坚定了坚守绿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勤学苦练防火本领。

2021年7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举办首届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伍“大比武”,刘玉强主动要求参加比赛,并作为小队长带领7名护林员组成四师代表队参赛,荣获集体三等奖。2022年8月,他还获得了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荣誉。

在侯君的带领下,像刘玉强这样综合素质强、独当一面的护林员还有很多,刘国路、曹汉富、杨德刚、付新忠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就是防火队伍中一面面熠熠生辉的旗帜。

六十一团作为兵团重点天然林保护区,扑火演练是森林防火工作中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侯君管理的团队中,有一支由71人组成的扑火队,10支300人组成的扑火小分队。侯君常态化开展防火、扑火、救火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演练,建立联防联控防护机制,细化分解各区域、各管段、各执勤点护林任务,落实护边员24小时巡逻巡查制度,巡逻与防火工作协同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侯君带领护边员平均每年排除处置各类火灾隐患300处以上,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0余次。

六十一团森林防火38年安全无事故。 2022年,六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荣获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的获得,有侯君的心血在里面,她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六十一团党委书记、政委肖富国说。

林海的一草一木,已深刻脑海

春风里,沿着天山山脉婆罗科努山支脉向西,到海拔1600米至3000米植林区域,成片茂密的树木呈黛青色,虽有积雪,但春芽已经密布枝丫,鸟儿在林中欢歌,站在高处,高低起伏的密林甚是壮观。

这是六十一团天然林保护区之一——山区林场,也是侯君每年多次往返巡查的林地。

30年前,这里绿植稀疏,森林资源稀少。如今,历经几代军垦人辛苦耕耘,这里呈现出一幅绿海无垠、幽野繁茂的生态美景画卷。每到秋季,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犹如人间仙境。

六十一团有林地73.39万亩,有阿力玛里山区林场和农田防护林两大林场。作为兵团四大天然林保护区中最大的天然林保护区,六十一团天然林保护区是兵团连片面积最大、保育最好、资源最丰富、树种最多的天然林保护区。

谁也不知道,在这些林区,侯君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每年七八月,是森林防火高风险期,也是巡林密集期,侯君早早带领护林员深入林区巡查,并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

每每入林区,就是一场艰苦的身心历练。林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不熟悉的人进去都会迷路,而侯君却是熟门熟路。每一片林地,面积多大、有多少树木、防护情况如何,在她的脑海里,都有一张清晰的工作图。

每到一个林区管护站,侯君都要仔细检查防火关键点,做到不漏掉一片林,不放过一个关键点。记不清有多少次,她摔倒在山间的路上,记不清她数过多少棵树木……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30年来,侯君早已将自己融入林海的一草一木,在奔忙的路上,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一名高级农艺师,将所学的园林栽培知识运用到极致,转换成绿色成果,造福一方百姓。

这些年,六十一团森林防火成绩显著:造林质量良好、绿化面积逐年提高、林木成活率平均在98%以上、管护区草畜平衡、鼠虫害发生减少、草原野生植物破坏率逐年下降、野生动物逐年增多……

“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视,投入很大,我们在基层工作劲头很足。”今年10月将退休的侯君说,她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儿子作榜样。

说起儿子郭相麟,侯君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工作,她与丈夫、儿子聚少离多,因为工作,她错过了儿子中考辅导、高考陪伴……

受母亲影响,郭相麟深感一名兵团人肩负的职责使命,他勤奋学习法律知识,在大学入了党,毕业回团场发展。郭相麟说,自己要传承好兵团精神,书写精彩人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情发展才能收获满满。

“到2025年,六十一团森林覆盖率将由2023年的29%提高到30%,森林蓄积量达到150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75%。”在六十一团林长制工作自评报告中,六十一团党委既定的目标任务激动人心。

如今,又一个春天悄然而至,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下,六十一团绿化覆盖率又将大幅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持续改善。

迎着烈烈春风,望着茫茫林海,侯君的眼神温柔而坚定。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