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提“颜值” 增“品质”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美玲
市民(左)在七师胡杨河市社保中心综柜窗口办理业务(资料图片)。 徐玥 摄
七师胡杨河市航拍图(摄于2022年10月7日)。 顾帅 田歌 摄
七师胡杨河市的志愿者们在清理积雪(资料图片)。 徐玥 摄
春日回暖,行走在七师胡杨河市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干净整洁的城市道路、设施完善的游乐公园和和谐宜居的住房小区……
城市建设中,市容环境是重要方面,既体现着一个城市的“面子”,也折射出城市治理的“里子”。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坚持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环境容貌建设高品质发展,聚焦解决好职工群众身边的关心事、操心事、烦心事,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画卷正徐徐展开。
志愿服务
让城市治理有温度
近日,在七师胡杨河市,每天都有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大街小巷。“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这一理念已深入胡杨河市市民心中。
3月30日,志愿者洪全荣接到胡杨苑小区居民明虎打来的电话,希望能帮他在手机上注册养老认证。明虎与老伴一起居住,儿女不在身边,平时一有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社区志愿者队伍。当日下午,洪全荣便上门帮老人成功注册了养老认证。
“有了这些志愿者,即使子女不在身边,我和老伴依然觉得生活温暖而幸福。”明虎老人说。
洪全荣所在的志愿者服务队为胡杨河市胡杨苑社区创建的“初心驿站志愿服务队”,2021年3月,在社区干部的动员下,社区居民自发成立。近两年,“初心驿站志愿服务队”日渐发展壮大,现今已有300余人,累计服务居民1500余人,开展专题志愿服务196次。
胡杨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柴涑倩也是志愿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居民自发的志愿服务加深了邻里感情,也延伸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范围。”
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立足文化、文艺、科技、医疗、环保、司法等重点领域,定期组织志愿者队伍到团场、连队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反诈骗宣传等志愿服务。党员干部带头前往连队、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志愿力量一步步延伸到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如今,七师胡杨河市共有志愿服务队伍542支,志愿服务者1.1万人;共开展各类分众化宣讲1623场,受众达23万人次,广泛开展多形式志愿服务活动2773余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已被铸就。
精细服务
让城市治理有效度
“你好,我在迎宾路发现,有几段路积雪已经化完,但地上还有一些枯枝烂叶,请你们及时派清洁工人过来打扫。”4月1日,在七师胡杨河市迎宾路,七师胡杨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路长曹文祯正在自己管理的道路上巡检。发现问题后,他立马与第三方单位进行联系,当天下午,路面就被清理干净了。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七师胡杨河市制定了《第七师胡杨河市城市运行维护服务考核办法》《第七师胡杨河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细则》,实行“路长+市政+绿化+环卫+执法”五位一体管理格局,通过对城市区域进行分级、量化细化管理考核标准,构建出“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考核严明、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
2022年起,胡杨河市创新采取“一路一长”负责制管理方式,全面推行“路长制”,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环境卫生不留死角、做美园林绿化“金角银边”,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曹文祯告诉记者,路长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路缘石破损、地砖破裂等现象,将及时通知市政管护单位进行修补更换;发现草坪枯死、树木歪倒的现象,会立刻反馈给园林绿化单位,督促其及时进行补种、校正。“我们每周巡逻两到三次,尽量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曹文祯说。
如今,胡杨河市区内共有20条主次干道、3个公园、1个水系,七师胡杨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道路、公园分布实际,共安排了22名工作人员担任路长,定人定岗定责,包沿街、包道路、包巡查、包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在市容市貌整治过程中,七师胡杨河市还将特色街巷打造作为城市管理重要内容,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提升。
“相关工作人员常常会给我们宣传文明经营、环境卫生方面的内容,现在这条街巷干净整洁多了。”李红霞在胡杨河市信敏新天地市场经营一家商店,她告诉记者,自从签署了“门前五包”责任书,自己每天都会关注店门口的“包干区”,有垃圾会及时清理,有不文明行为,也会上前劝阻。
据悉,2022年,胡杨河市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以时代广场、一三〇团老市场、38路口两侧为重点,全年与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设施、包文明)责任书133份。成功动员了社会各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洁净美”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群众维护市容市貌的意识。
精准惠民
让城市治理有高度
日前,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九团振兴里小区的居民邱女士向记者聊起了自家小区改造提升后发生的可喜变化:“下水管网畅通、路面平坦宽阔,社区路灯、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还规划了整齐的停车位,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
老旧小区改造是惠民工程,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坚持城市更新理念,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进一步改善了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
从2022年起,七师胡杨河市大力推进提质改造工程,共投资6016万元,实施住房保障类项目。其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公租房项目2个、抗震安居住房项目1个,项目建成共惠及2512户职工群众。
为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七师胡杨河市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胡杨河市高级中学、七师奎屯职业技术学校、胡杨河市文化馆、胡杨河市人民医院等公共事业类项目11项。2022年,七师胡杨河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3亿元,新增路口交通信号灯17处、施划标线7409.1平方米,新种植乔木4312株、提升道路节点绿化9处。
在城市功能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七师胡杨河市也在不断提升城市的“治理力”。据悉,该师市在治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治理全过程,聚焦职工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建立“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四位一体城市治理机制,持续加大对城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占道经营、不文明养犬等问题的巡查整治力度。
同时,强化宣传引导,细而又细地做好沟通宣传工作。七师胡杨河市通过胡杨融媒、抖音,发放宣传单、做客“胡杨融媒900”等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的宣传氛围,引导市民积极支持、参与市容环境建设工作,让更多职工群众在城市更新中得益受惠。
《兵团日报》(2023年4月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