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设计院成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兵团唯一,秘诀何在?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兰玲玲、通讯员陈悦
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员干部在大别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资料图片)。该公司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持之以恒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干部职工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成为兵团唯一上榜企业。
成为全国20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之一,对于提升兵团设计院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成为“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企业意义重大。其成功入选,“秘诀”何在?日前,记者来到兵团设计院探寻答案。
航拍的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由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资料图片)。高曙光 摄
向改革要动力 成为响当当的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伴随兵团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兵团设计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战越勇,成长为涵盖勘测设计、综合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三大业务板块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至今已拥有25个甲级资质、13个乙级资质,是目前我国设计资质涵盖面最广的设计单位之一,高效节水、灌区规划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没有改革,就没有兵团设计院的今天。”兵团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浩说,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效益,作为兵团国资委直属监管一类企业,兵团设计院一直在深化改革的路上奋力前行。
贯彻落实兵团党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决策部署及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兵团设计院顺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实力全面增强,近3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5家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同步吸收核心骨干员工持股,实现股权多元化……兵团设计院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引擎”,统筹优势资源,推进多领域、深层次合作。
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出强劲发展动力,兵团设计院先后在全国各地及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勘测设计项目2万余项,其中百万亩以上大型垦区总体规划近50项、团场及县乡规划500余项,累计获省部级以上优秀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400余项。其中,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238米砂砾层竖井结构设计属全国首例;助力贵州省贵阳市建成2.5万亩蔬菜保供基地,是全国单个建设面积最大的连栋薄膜温室项目;主持设计的新疆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十四师皮墨垦区配套工程,被评为538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勘察设计项目”之一。如今,兵团设计院成为响当当的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在新疆、兵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进行3D打印操作(资料图片)。该公司在工程项目设计中积极应用推广新科技,为兵团提升重大项目建设质量与水平奠定基础。
持续科技创新 勇当转型发展的专精特新先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凸显发展新优势。”黄浩介绍,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兵团设计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信息化建设,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
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近年来,兵团设计院工程总承包EPC项目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兵团设计院将信息化与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投资200余万元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C项目管理云平台,在三师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坂山工业园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20多个EPC项目中投入使用,实现对项目经营、技术、质量、成本、财务、安全全过程精准管控。
“数字化管理彻底改变了以往项目管理进度难控制、质量难把控、安全保障总担忧的局面,管理流程更顺畅、效率大幅提高。”兵团设计院工程总承包分公司党委书记张文刚说。
怎样一键生成图、文、表结合的智能研判报告?兵团设计院推出“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集数据上报审核、二三维一体可视化展示、多类型智能分析以及移动监管为一体,为兵团各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招商引资提供了环保指引辅助决策。
如何高效完成奎屯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监管、配置和考核工作?兵团设计院研发的新疆奎屯河流域“三地四方”水资源监管系统,通过构建流域实景三维模型、流域水资源配置监管拓扑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数字孪生流域数据底座,为奎屯河流域数字孪生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数字经济、盐碱地综合利用、苦咸水淡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兵团设计院勇当转型发展的专精特新先锋,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成功申报“堤坝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兵团重点实验室”,至今已取得科技进步奖8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软件著作权210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在研讨项目方案(资料图片)。该公司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创造引人聚才良好环境,打造了一支懂技术、能吃苦、讲实干、靠得住的勘测设计人才队伍。
建强人才队伍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之本。兵团设计院在广纳四方贤才的同时,深入实施“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国内、国际市场相适应,有兵团设计院特点的人才管理机制。
搬掉管理人员的“铁交椅”,兵团设计院建立管理、技术、研发、经营等7个岗位职位管理体系,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聘;在中层管理岗位推行公开竞聘制度,3年来,共有20余名优秀员工走上管理岗位;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与业绩紧密挂钩的退出机制,使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经理层干事创业活力持续迸发。
兵团设计院环境保护工程院副院长马继之前一直在生产一线技术岗位工作,2021年,他通过竞聘转为管理岗。“新机制实现了技术岗和管理岗的有效互动,技术人员也可以成为管理者。”在新岗位干出新业绩,马继动力十足。
让员工能进能出,兵团设计院落实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校园、网络、猎头等多渠道公开招聘机制,优先录用硕士研究生、211和985院校毕业生等,并出台“师徒结对传帮带”等10多项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使企业吸引力不断增强,2022年招录员工132人,高素质员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实现收入能增能减,兵团设计院将全员考核结果与员工职务晋升、绩效分配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岗位薪酬占比约30%,浮动薪酬(绩效工资)占比约70%,真正实现了“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全员工作热情高涨。
兵团设计院工程勘察院岩土室主任苏强曾就职于湖南省一家大型央企,近年入职兵团设计院。“科学的薪酬体系、晋升通道,打破了论资排辈‘潜规则’,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苏强说,在兵团设计院有更加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高涨。
筑牢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兵团设计院打造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职工队伍,当前1300多名员工中,高技术人才占34%,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重要指标高速增长,综合实力、竞争力持续增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基础。(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