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料供给、肥料生产到销售流通,兵团积极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
“全链条”发力 春耕“肥”力十足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朱丹丹
新疆庆回归化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生产复合肥(资料图片)。入春以来,该公司开足马力生产,确保化肥及时足量供应。 栗卫平 摄
5月4日,在伊力特现代物流有限公司货运站台上,工人驾驶叉车装卸化肥。为保障农业生产,该公司将化肥纳入重点货物名录,实行过磅、装车、运输各环节全链条管理,确保化肥运输安全、通畅、高效。明辉 雷维 摄
八师一三四团十一连冬小麦地里,石河子铁漫植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操控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资料图片)。近年,八师石河子市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播种作业信息化技术、精量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雪峰 摄
小小一捧肥料,里头门道不少。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的生产、分销与使用,直接关系农业生产与农户收益。今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专门提出,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
眼下正值农业生产关键期,兵团聚焦化肥原料供给、生产、销售流通等重点环节,全力做好化肥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夯实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基础。
全力保供 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转
在新疆青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全神贯注忙生产,一袋袋尿素“走”下流水线,被装车运往各地。“目前,生产线均满负荷运转,每天可生产尿素400吨。”青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陆田本说,春耕时节是企业一年最忙的时候,今年以来,工厂人歇机不歇,开足马力生产,生产的尿素不仅可以满足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生产需求,还销售到了南疆各地州。
生产线“火力全开”的同时,如何保证化肥质量过硬,让种植户满意?
青松化工有限公司严格执行原料入厂、生产操作、质量抽检、产品包装、发运出厂各环节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每一袋化肥出厂都有“身份证”,实现质量可追溯、问题可追责,确保让农户用上“放心肥”。
近年来,兵团持续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对于化肥生产企业来说,如何应对这一市场变化?新疆台沃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绍新表示,减量增效倒逼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将服务更加精细化。
“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我们在生产传统复合肥的基础上,利用腐殖酸、乳酸菌及10余种微量元素,研制绿色农肥生产配方,破解土壤盐碱化、板结等问题,做到减肥增效又长效。”杨绍新说,目前,公司2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化肥日产量达300吨。
台沃肥业有限公司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增强绿肥生产供给能力,在为当地提高粮食产量和种植户收益提供保障的同时,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一师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已储备各类肥料13.3万吨,占春播需求量的178%,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目前,兵团各肥料生产企业正全力生产,各师市肥料储备充足,流通销售有序,市场行情稳定。
送肥到家 打通供应“最后一公里”
“龚经理,请再给我送两吨氮磷钾复合肥。”5月3日,二师二十一团三连职工候禄山在电话里,语气急切地对新疆天润恒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龚金明说。
挂断电话后,龚金明急忙招呼人装车。“现在正是小麦追肥分蘖期,施好施足肥料,对小麦拔节非常重要。”龚金明说。
作为二师铁门关市最大的农资公司,今年,天润恒泰农资有限公司已储备各类农资2万余吨。目前,1万余吨农资已配送至全师各团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15个大型销售网点。
“今年,我们成立了物资采购小组,与疆内外化肥厂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确保春耕春播农资供应充足。”龚金明说,师市相关部门还为公司开辟了农资保供绿色通道,保障农资运输通畅。
点开二师二十五团农资经销商王涛的微信,1000多个联系人绝大多数是附近团场和地方村镇的农户。“咨询化肥价格、作物种植、农产品销路等问题,大家都通过微信进行交流。”王涛今年33岁,大学毕业后从博湖县来到二十五团从事化肥经销工作。
在经营方式上,王涛这位“新农人”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帮化肥生产厂家、农技人员还有种植大户建了微信群,有啥问题大家可以随时沟通。今年,我还尝试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化肥信息,普及小麦、棉花等作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少客户是通过短视频认识我、联系我的。”
春耕春播,忙碌景象不只在田间地头和农资生产企业可以看到。为保障春耕春播期间农资供应,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兵团供销合作社采取抓好农资储备供应、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测、加强农资质量管控、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等举措,满足农业生产用肥用药需求。今年,兵团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把保障农资供应、服务春播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加大农资采购、调运和储备力度,切实发挥好农资储备“蓄水池”“稳定器”作用。
南疆偏远地区运费高,化肥经销商不愿去,谁来兜底做好服务保障?
兵团供销合作社牢固树立“为农服务”宗旨,打通农资流通堵点,将新疆富锦肥业有限公司农资仓储点、巴楚县兵农农资有限公司等作为企业仓储库房物流集散地,为上游农资生产商、下游农资经销商和种植大户提供仓储服务,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
测土配方 农田吃上“定制营养餐”
5月2日一大早,记者走进五师八十四团六连,只见连片的麦苗宛如绿色的地毯铺展在大地上。田野间,机器轰鸣,种植户除草、施肥、灌溉,一派繁忙景象。
五师双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晓明正在职工张传新的麦田里察看苗情,“麦苗缺水缺肥,要抓紧浇灌补肥。”张晓明对张传新叮嘱道。
张传新走到电井旁,将水溶肥混入水肥一体喷灌机中,插卡后,只听“嘀”的一声,水肥混合液从机井里汩汩流出,顺着地埋管流向滴灌带,均匀渗入小麦根系下的土壤。
五师双河市耕地面积达110万亩,2022年粮食产量23.09万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为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五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起技术指导、测土施肥等工作。
“2022年,我们共采集分析化验土样367个,取得化验数据2068项(次)。”张晓明说,根据化验结果,由石河子大学出具配方施肥建议卡,在优化氮磷钾配比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施肥方案,使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
测土配方精准施肥,让农田吃上“定制营养餐”。近年来,五师双河市化肥使用量显著减少,利用率明显提升,2022年,棉花、小麦、玉米三大作物测土配方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覆盖面积90万亩。
2022年,兵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全面普查兵团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状况,以准确掌握兵团土壤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守住兵团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兵团农业农村局还引导化肥生产、销售企业建立了专业技术队伍。2022年,兵团粮食总产达315.35万吨,比上年增加34.47万吨,增长12.3%,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据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兵团化肥生产企业创新生产缓释肥等易吸收、不易流失的化肥新品种,农技人员引导职工群众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广泛采用施肥机、水肥一体喷灌机等新型农机,大大提高了化肥使用效率。
“以前种棉花都是大水漫灌,用水用肥量很大、成本高,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三师四十二团四连职工蔡天奇说,“如今,用上地膜覆盖栽培、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后,亩均可节水30%、节肥20%,土地利用率、作物品质和产量都提高了。”
眼下,正是冬小麦生长关键期,职工群众科学施用肥料,一棵棵麦苗挺直了腰杆,舒展枝叶,茁壮成长。
《兵团日报》(2023年5月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