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各师市聚焦消费新需求,推动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打造文旅新供给 “玩”出新活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珺
八师一四三团举办第六届草原文化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摄于5月13日)。邱明江 摄
游客在六师五家渠市观赏郁金香(摄于5月3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度假中心游乐场内,游客体验徒手攀岩项目(摄于5月14日)。张彦胜 摄
游客在九师一六一团赏花游玩(摄于5月14日)。赵海嵘 摄
七师一二九团特色产品推介宣传文艺演出活动现场(摄于5月13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西安 通讯员 郭伟 摄
“今年山花节游客特别多,这几天订餐人数比以前翻了好几倍。”5月15日,九师一六一团六连乡约山上人家客栈负责人侯家卫说。
5月13日,九师白杨市“云上花海 红色白杨”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山花节在一六一团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随着游客的到来,团场农家乐的生意红火起来。
一六一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团有37家农家乐,其中,星级农家乐14家,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亿多元,带动1000余名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兵团各师市聚焦消费新需求,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文旅产品新供给,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以多元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持续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动兵团文旅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面拓展文旅市场消费空间。
擦亮节庆活动品牌 培育文旅消费热点
“这里的郁金香品种多、规模大,令人惊艳,每年我都和家人来赏花。”5月14日,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游客蔡新平说。
初夏的青格达湖畔,120余万株郁金香竞相绽放,一簇簇姹紫嫣红的花朵在阳光下格外娇艳动人。日前,六师五家渠市第十八届郁金香文化旅游节开幕,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新疆准噶尔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营销推广部工作人员王艺潼说:“今年郁金香文化旅游节期间,景区精心组织策划了花车巡游、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流星表演、舞蹈表演、灯光秀等主题活动,打造花海鹿岛公园、时光邮局,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今年,六师五家渠市着力打造节庆品牌,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扩大文旅产业影响力;以郁金香文化旅游节品牌为统领,辐射带动各团场深挖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全域旅游线路,展现“丝路边塞明珠 红色亮剑之师”城市形象;成功举办餐饮美食大赛、恒尚马术障碍赛、一○五团第七届桃花节、芳草湖农场“依依芳草情”第二届文化艺术美食节、红旗农场风筝节、一○三团越野拉力赛、共青团农场垂钓大赛、新湖农场草莓采摘暨沙漠游等系列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助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据了解,“五一”期间,六师五家渠市共接待游客3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35万元。
六师五家渠市坚定不移实施“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战略,加快构建“一核两带四区”旅游发展格局,持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近年来,兵团不断推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加大旅游产业投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兵团各师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挖掘特色资源 创新消费体验
5月13日,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度假中心内,前来泡温泉的游客络绎不绝。五师双河市温泉中的偏硅酸、偏硼酸、锂、氟等微量元素含量达到了医疗价值,能够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我是第二次来这里泡温泉,这里水质好,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消费体验特别好。”游客马晓米说。
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度假中心负责人梁晓敏说:“目前,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中心共有室外泡池68个,室内泡池14个,日储热水700余立方米。抗衰养护中心、商店、自助餐厅等已全部向游客开放。‘五一’期间,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度假中心接待游客超一万人次。”
五师双河市位于博尔塔拉区域控热大断裂上盘,地热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该师市把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作为打造“文旅之城”的有利契机,经过多方论证,明确了五师双河市“十四五”期间地热发展方向和布局,确定了勘查、开发和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
1月16日,兵团第一口地热井正式向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度假中心供水。如今,冒着滚滚热气的井水通过地热专用管道流向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度假中心,温泉康养旅游成了当地的旅游热点。
近年来,五师双河市依托“怪石风光、红星军垦、田园生态”旅游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全马赛道风景带、田园风光带、自然探秘带、边境风光带、怪石峪景区带“五带”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五师双河市古道温泉康养度假中心项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房车营地项目、湖北能源九○团生态光伏产业园工业旅游项目、双河城区“一山五园”城市观光项目等,以创新的业态组合打造沉浸式的消费体验,擦亮了双河旅游靓丽“名片”,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精品民宿 激活乡村消费潜力
5月11日,四师七十七团丝路牧歌民宿负责人刘波热情接待远道而来的游客。“今年生意特别好,平时,民宿入住率在80%以上,节假日期间,入住率达到100%。”刘波高兴地说。
今年,七十七团充分利用团场地理和资源优势,以丙级民宿旅游品牌创建、柒溪民宿改造项目为重点,推进团场特色饮食、民俗、文创产品等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文旅产业,连队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民宿业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热点,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四师可克达拉市大力改造升级景区沿线团场的服务配套设施,积极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餐饮、农家乐和等级民宿。
在促进旅游民宿发展方面,四师可克达拉市不断强化金融、智力支持,召开旅游民宿发展大会,推出“民宿专项贷”等金融助力举措,推动民宿设计大赛40个优秀作品落地,聘请旅游民宿发展顾问,为拟建、在建民宿免费提供智力支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梳理出有开发价值的军垦旧址资源21处,加大民宿项目招引力度。培养高技能人才,安排2批次共43人赴云南、浙江等地参加旅游民宿培训班。
四师可克达拉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温海霞说:“师市提高各类品牌创建奖补额度,开展等级民宿评定工作,对在景区创建、民宿创建等领域成绩亮眼的经营主体给予奖励。通过大力发展民宿产业,进一步促进连队产业振兴,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兵团日报》(2023年5月1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