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师石河子市:积极应对强对流天气,迅速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进入5月,强对流天气频发。5月14日,一三六团开展防雹作业。任新忠 摄
石河子讯(兵团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赵优)大风、强降雨、冰雹……5月21日及22日晚,强对流天气突袭八师一二一团、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四三团、一四八团、一四九团、一五〇团个别条田,过雹面积超过3.55万亩,导致棉花、小麦、大豆等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灾害发生后,八师石河子市积极应对,迅速开展救灾帮扶、生产自救等工作,最大程度减少职工群众损失。
5月22日,一五〇团人影防雹队出动防雹车辆开展防雹作业。欧阳勇胜 摄
每到春夏秋之际,由于强对流天气交替频繁,导致八师石河子市天气多变,极易形成高强度、大面积的冰雹云层,是雹灾易发地区。5月21日下午,八师石河子市气象局先后发布多条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及各团场提前应对此次强天气过程。八师石河子市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农业灾害应急预案,将天气预警信息通知到连队和职工群众,提前做好发射火箭弹等准备工作。随后,团场及连队干部第一时间赶到一线,靠前指挥,和职工群众肩并肩作战,积极应对强对流天气。
灾情发生前,各团场在统一指挥下共作业火箭弹742枚,作业后普降大雨,有效化解冰雹发展趋势,避免了大面积冰雹灾害发生。“21日下冰雹前,团场共发射了100多枚火箭弹。如果不是我们提前做了准备,棉花受灾面积会更大……”5月22日,说起前一天与强对流天气战斗的过程,一二一团受灾最严重的三十九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翟月仍有些惊心动魄。
但此次强对流天气依然造成各团场部分地块受灾。棉花幼苗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被砸掉了枝头,有的叶面被砸得所剩无几,部分麦地出现连片或点状倒伏。
灾害发生后,八师石河子市农业农村局出动3个工作小组立即奔赴受灾团场调查灾情,指导抗灾自救。工作组第一时间调查了解受灾情况,掌握灾情损失;做好种植户思想工作,稳定种植户情绪,组织种植户针对不同受灾程度制定自救措施,受灾地块以改播籽粒玉米、青贮为主;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开展灾情勘察,尽快做好理赔。
5月22日,中华保险一二一团支公司工作人员勘查作物受灾情况,开展灾后理赔工作。武德成 摄
5月22日一早,中华保险一二一团支公司工作人员就驱车来到三十九连职工王起的棉花地里,查看受灾情况,并按照“快勘察、快定损、快理赔”的要求开展灾后理赔工作,针对不同受灾地块和程度分别进行勘查登记、科学评估,帮助受灾职工群众减少损失。
“我们在受灾地块里面划定3个点,在每个点对100株作物进行查勘,如果棉花苗的损失率超过80%则鉴定为全损,我们将快速启动理赔流程。”中华保险一二一团支公司农险专管员周子皓说。
受灾团场也迅速行动,组织农业部门和连队开展灾情调查,稳定种植户情绪,指导职工抗灾自救。
“连队‘两委’与职工积极沟通后决定补种棉花、玉米、大豆以及成熟期短的早熟品种为主,团场及连队将做好种子、机车等补种协调服务。”一三四团党委副书记、团长袁典凡说。
5月22日,一四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李娟 摄
目前,各团场已根据各连队实际情况,由农发中心牵头组成服务小分队,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深入连队、条田,加强对职工群众的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现场传授田管技术,并根据不同的苗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职工科学化控、滴水施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助力农业生产,将灾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