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文物会说话|第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胡杨网时间:2023-06-02 16:40:40 作者: 编辑:陈禧千子 责任编辑:曹强

兵团文物会说话|第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 ,传承红色基因

简 介:

前不久开馆的第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是全面展示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及其前身部队历史的城市综合博物馆。

进入该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座丰碑,寓意着闪闪红星与十三师历史的源远流长。展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

展馆中的一张战旗报,可谓是博物馆镇馆之宝。战旗报是教导二旅于1944年9月主办并出版的。延安保卫战后,战旗报改为油印,并伴随着整个西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展馆里的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说的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进驻哈密后,一边平叛剿匪,一边派出干部到地方建党建政,并于1950年10月10日在师部大营房召开了中共第十六师第一次代表大会。博物馆展出的就是这次大会的照片。

还有一张图片,让人难忘。照片上的背石头的人是河南女兵赵秀勤。她十六岁参加红星一渠的修建,跟男同志一样不分昼夜的劳动。后来,她又参加了红星二渠的修建。

哈密盆地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区域。1951年3月19日,十六师3000名指战员召开修建红星区誓师大会。当时修渠十分艰苦,战士们顶着严寒酷暑开山炸石,打炮眼、伐木材、铺渠道,甚至将两米长的钢钎最后捶打到了十几厘米长。工程所需的成千上万吨石头靠军垦战士们制作的独轮车和背架车从天山脚下运往工程沿线,“水泥”是战士们碾筛陶粉、红砖面与石灰面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石灰面与红砖粉腐蚀性强、灰尘大,战士们的脸上、身上经常被烧出水泡来。

1952年8月1日,红星一渠顺利竣工,并开闸放水,此后,一个个水利工程,引来天山雪水,为十三师及其前身部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红星博物馆开馆当日,赵秀琴站在博物馆的雕塑前,向人们讲述当年修渠的故事。

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的城市绿洲。一批批军垦战士把热血与青春熔铸到兵团的发展中,用行动铸就了兵团精神。今天,他们的故事不断激励着后人。

总策划:钟新

策  划:麻可

动画制作:魏玉、卢艺文

记者:梁艳、李雨浪

资料来源:第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