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的城系列报道之白杨市
筑梦白杨 绿色新城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位于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一角(摄于7月31日)。苟汇敏 摄
在位于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分拣制种玉米(资料图片)。苟汇敏 摄
7月3日,游客在九师一六一团薰衣草乐园打卡 。 孙雪 摄
工人在白杨市“小白杨水库”项目工地施工(资料图片)。管述军 摄
九师一六三团小城镇新貌(摄于8月4日)。 白阳阳 摄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听到这句歌词,你耳边是不是响起了熟悉的旋律?著名的军旅歌曲《小白杨》唱遍大江南北,这首歌曲就源自位于九师一六一团辖区的边防哨所——小白杨哨所。
今年4月,兵团管理的第十二座城市——九师白杨市挂牌成立。这意味着,兵团管理的城市再添一员,戈壁荒漠上又多了一座红色地标。
“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是白杨市几代军垦人屯垦戍边历史的真实写照,这里涌现出了孙龙珍、魏德友、梅莲等一批英模人物,他们像巍然挺立的白杨树一样,深深扎根于戍边一线,形成了一座座永不移动的界碑。
白杨市所处的塔额盆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这座城市雄伟绮丽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它被誉为祖国雄鸡版图尾部最美丽的一片翎羽。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白杨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珍贵的品牌和形象。白杨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努力打造“高水平生态、高质量生产、高品质生活”的宜居宜业绿色新城。
广袤原野绿意盎然,项目工地塔吊林立,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盛夏,行走在白杨市,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做大做强外向型口岸经济,白杨市将依托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九师片区和巴克图口岸,用好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振兴口岸经济,畅通向西开放大通道;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国家重大机遇,实施双轮驱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向着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迈进。
做实做优现代经济特色产业园,白杨市将积极转化资源优势,精准实施“1+6”产业布局,将玉米、沙棘、饲草、红花、甜菜、加工番茄六个“产品”打造成为带动职工群众增收的大产业。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中实现新突破,在产业聚人、产业兴城中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做精做深绿色生态示范区,白杨市将立足丰富的光热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风电产业等,将“风光无限”转化为“美丽经济”,成为祖国西北边陲的璀璨明珠,成为投资兴业、携手共赢、众人向往的热土宝地。
西北之北,一座魅力之城、军垦之城、发展之城、融合之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北疆大地崛起。
九师白杨市打造“文化+旅游”生态发展模式,推动师市生态底色更加亮丽、美丽乡村更加诗意、文旅融合更加深入——
青山绿水描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苟汇敏
九师一六五团云上草原景区风景宜人(摄于7月30日)。闫安 摄
在九师一六一团芍药谷景区,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资料图片)。 赵海嵘 摄
7月25日,游客在九师一六五团巴依木札景区十里花海拍照打卡。王玮 摄
6月22日,游客在九师一六一团巴尔鲁克山游玩。 管述军 摄
河水清清、青草盈盈,天空湛蓝、牛羊成群,飞鸟欢翔、笑语盈盈……一幅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九师白杨市徐徐展开。
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党委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生态发展模式,推动师市生态底色更加亮丽、美丽乡村更加诗意、文旅融合更加深入。1至6月,白杨市累计接待游客172.6万人次,同比增长74.22%,实现旅游商品、餐饮、住宿等社会总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69.14%。
以绿为底 实现多元增收
夏日时节,库鲁斯台草原天蓝水绿、万鸟飞翔,这里是大雁、野鸭、白鹭、灰鹤等各种候鸟的栖息地。
“每年三四月,很多候鸟迁徙此地,吸引数十万名游客、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九师一六一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王永红说,“我们团依托资源和地理优势,制定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带动职工群众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旅游建设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库鲁斯台草原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达389万亩,是全国第二大连片平原草场、新疆第一大优质草场。
近年来,白杨市积极发挥生态优势,打造“一红一绿”旅游产业,在“游中学”传承红色精神,在“绿中玩”感受绿色生机,以地域差异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做好山水结合文章,打造网红打卡地,形成独特的生态品牌和生态名片,让生态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职工群众多元增收。
“随着G219国道的修建,旅游资源释放出巨大能量,不少职工吃上了‘旅游饭’。”兵团五星级农家乐塬上缘山的负责人许国民介绍说,“2018年,为响应团场发展旅游业的号召,在连队‘两委’成员的协助下,我开起了农家乐。2021年,通往我家农家乐的路越修越宽,农家乐全年收入达30余万元,还推出了观光、餐饮、采摘等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深受游客喜爱。”
以鸟为媒 绘出生态画卷
“咕噜噜 ……咕噜噜……”一声声鸟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7月16日,在九师一六五团巴依木扎景区,成群的黑琴鸡在激烈争斗,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九师白杨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像微雨燕、红腹锦、天鹅等30多种鸟类,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正在拍摄黑琴鸡的白杨市市民姜建军说。
生态好,鸟儿先知。鸟类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更是最好的“环评师”。
近年来,九师白杨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为抓手,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大水资源、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引得多种珍禽前来栖息安家。
近五年,白杨市从拥有猫头鹰、布谷鸟等30余种鸟类,增加到现在的黑琴鸡、小黄鸭、纵纹腹小鸮、岩雷鸟等80余种鸟类。
随着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白杨市绘制出了一幅天蓝水绿、鱼鸟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九师白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志勇说:“天蓝、水清、地绿、土净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师市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构筑绿色屏障,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推动生态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文旅融合 打造特色品牌
多彩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在赏玩自然风光的同时,畅游一场别样的生态文化之旅。日前,九师白杨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一六四团举办的兵地民族团结暨“非遗”文化旅游节,让游客直呼过瘾,精彩纷呈的非遗进景区活动,给旅游景点“景”上添花,让游客不虚此行。
塔城观众张圆说:“旅游节办得非常棒,既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又给孩子们提供了有趣的活动场所。活动结束后,我带孩子去了乌拉斯台水库游玩,孩子可高兴了,希望以后能多在这种有自然生态美景的地方开展此类活动,让我们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也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天蓝水绿、路宽景美、欢歌笑语,如今的一六四团面貌焕然一新。2022年,一六四团职均收入79300万元。这些变化都得益于九师白杨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立足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师市特色的“文化旅游与产业良性互动、文化旅游与经济融合渗透”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如今,九师白杨市不断深入推进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云上花海 红色九师”已成为师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十四五”时期,九师白杨市打造了“赛马节”“桃花节”“冰雪节”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品牌6个。
九师白杨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聪说:“今后,我们将把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化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云上花海 红色白杨’文旅品牌为契机,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加强文旅品牌创建,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加快推进师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坚持走符合自然规律、具有地区特色的北疆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打造如诗如画的北疆生态区,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九师白杨市大力实施惠民利民举措,为城市增颜值、提品质、添活力——
聚焦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城市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通讯员苟汇敏
7月31日,九师白杨市市民刘志豪(右)带着孩子到龙珍公园散步,给孩子讲述孙龙珍烈士的英雄事迹。苟汇敏 摄
九师医院组织医疗专家到白杨市朝阳新区建设小区义诊,图为重症医学科医疗专家柏晓莉(左)为社区居民进行听诊检查(摄于6月15日)。李明珠 摄
九师白杨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塔城地区,既是兵团唯一的边境口岸城市,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的关键节点。
近年来,九师白杨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进行路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口袋”公园等,大力实施惠民利民举措、千方百计扩大民生福祉,为城市增颜值、提品质、添活力,为职工群众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增绿添景 城镇宜居宜业
瓜果飘香的8月,行走在九师白杨市各团镇的街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满目葱茏,健身步道、口袋公园、运动广场随处可见。
九师白杨市一六三团康宁小区居民刘建新,几乎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和老伴在家门口的金边公园转一圈。“这几年团场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生活在这里真幸福。”刘建新说。
力争推窗见绿、出门不远入园,让职工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适。目前,九师白杨市建有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50余个。龙珍公园、北山景区等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近年来,九师白杨市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大力实施城市建绿、增绿工程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工作圈,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以前我和老伴最怕过冬天,在房子里穿着厚毛衣都觉得冷,现在楼栋增加了外墙保温,重新粉刷,小区里还安装了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设施,不仅环境越来越好,住着也更舒适了。”九师白杨市朝阳新区建设小区居民王兴科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住了20年的老小区这两年变化如此之大,如同换了一个新家。
针对老旧小区存在的房屋老旧破损、设施老化严重、停车位不足等问题,九师白杨市朝阳新区对10个老旧小区132栋老旧楼房实施了节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新建,努力打造“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美丽小区,让职工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师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已投入资金1.98亿元,涉及36个小区,惠及居民约1.2万户。”九师白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贾雪峰介绍。
随着道路、绿化、燃气、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九师白杨市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22年,九师白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9.6%,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79.9%。
完善路网 出行高效便捷
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铺设防水板……7月31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九师白杨市—乌拉斯台公路项目正在抓紧推进。该项目是九师白杨市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实现白杨市至乌拉斯台全线通车,撑开连接周围城市的交通“骨架”。
“这条路开通后,游客直接可以开车到乌拉斯台水库。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们这里旅游!”在一六四团从事商贸业的郭玉敏说,九师白杨市至乌拉斯台公路建成后,不仅方便了职工群众出行,也将为九师白杨市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业起到积极作用。
九师白杨市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理念,以路网建设为抓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适宜绿色出行的城镇道路网络。
“我们上下班、接送孩子都要走这条路,这条路修复之后变得平坦又整洁,走起来真舒心。”说起家门口通连公路的变化,一六一团二连职工李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九师白杨市交通运输局集中力量,对辖区内多段县道进行修复养护,养护总里程45.31公里。同时,对九师白杨市辖区内的G219、S608、S655、S755等国省干线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精细化提升,保证周边群众安全出行。
“结合白杨市‘三纵三横’的交通主骨架,九师白杨市交通运输局充分考虑与周边现有G3015(克塔高速)、国道G335、国道G219互联互通,积极对接兵团交通运输局,谋划了九师S836-白杨市-G335-G3015公路、九师S607-白杨市-巴克图口岸-G219公路、九师白杨市-塔城火车站公路等项目。”九师白杨市交通运输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程庆明说,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将为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聚焦民生 传递幸福温度
8月1日,在卡拉克特调节池工程建设现场,大型运输车正在运输砂砾石,工人们在进行坝体的混凝土浇筑作业,现场一片繁忙。
卡拉克特调节池工程是九师白杨市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4.7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障白杨市人饮供水、巴克图工业园区供水以及一六三团、一六四团人饮和工业供水,进一步提升九师白杨市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今年,一六一团小白杨水库也在加紧建设中,该水库总投资10.97亿元,水库总库容710万立方米,建成后可保障各连队人饮供水和生态绿化用水。”九师白杨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刚说。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幸福。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全面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进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叔叔,您好,我来给您测下血压……”8月1日,九师白杨市一六五团医院家庭医生团队来到艺苑西小区居民闫军生家,为闫军生检测血糖、测量血压。
为打通群众医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九师白杨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发挥家庭医生合理诊疗、疾病评估、优先转诊、健康管理的优势,引导签约居民主动利用家庭医生诊疗服务,在定点医疗机构优先就诊。截至目前,九师白杨市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5.2万人,签约率85.5%,重点人群签约1.6万人,签约率98.6%。
为了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便捷就医,九师白杨市卫健委还组织师市医共体开展连队卫生室提升改造,共投资768万元,新建、改扩建30个连队卫生室,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目前,九师白杨市共有36个标准化连队卫生室,标准化率100%。
一项项便民利民的举措,一个个可感可触的改变……九师白杨市正在用民生之笔,描绘这座绿色新城的幸福新画卷。
九师白杨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奏响工业发展新乐章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秦俊伟 通讯员苟汇敏
7月20日,新疆天山面粉(集团)额敏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装运面粉。苟汇敏 摄
新疆珍果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员工正在榨装葵花籽油(摄于6月17日)。苟汇敏 摄
工人们在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工地上忙碌作业(摄于6月16日)。苟汇敏 摄
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鸟瞰图(摄于7月31日)。 苟汇敏 摄
规划统一的厂房、装满产品的货车、高效运转的车间、塔吊林立的工地……走进九师白杨市,满眼皆是工业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一条发展线。
今年以来,九师白杨市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全力以赴助企业、稳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跑出“加速度” 打造发展“新引擎”
九师白杨市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子有声”,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站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九师一六一团2023年度粮食产能提升项目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关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等大项目、好项目逐个迎风破土,生产车间、各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一处处施工现场,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无不体现九师白杨市实施项目攻坚、狠抓项目推进的信心决心,也是加快推进师市“一市一区”建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
项目建设既是稳经济、促发展的当务之急,又是积蓄后劲、厚植优势的长远之策。连日来,九师一六四团新建1800吨玉米种子果穗烘干加工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全力抢抓工程进度。
该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选穗车间、脱粒车间、成品库各1座,安装烘干线2条等。项目建成后,在带动当地职工群众就业的同时,对推动一六四团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种子烘干加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牢牢抓住施工‘黄金期’,力争在9月份完成一期建设并开机生产。”新疆华景农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尹说,作为项目建设方,要将项目建设好、管理好,为九师白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重大项目一直是九师白杨市发展的“强引擎”,今年以来,九师白杨市党委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内需、促投资、稳增长的“主抓手”,千方百计抓开工、强保障、优服务、促进度,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九师白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燕介绍,今年,师市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87个,总投资162.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67个,续建项目108个,储备可转化项目12个。截至目前,续建项目已复工建设106个,新建项目43个已开工建设,师市正掀起加快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
按下“快进键” 下好招商“先手棋”
7月30日,位于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玉米压片加工厂内,机器轰鸣,生产线快速运转,一派繁忙景象。
“玉米压片作为优质饲料,深受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青睐,目前公司3条生产线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日处理原料2000吨,生产产品有葵仁、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玉米压片饲料、大麦压片饲料等,日接订单1500吨,全力满足市场需求。”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雷兵桥说。
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是师市招商引资企业,自2019年7月入驻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余元。目前,公司建成了日生产能力达200多吨的玉米压片生产线,产品不仅在疆内销售火爆,还销往河南、河北、甘肃、陕西等地。
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依托临近巴克图口岸、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等地缘优势,抢抓辽宁援建项目这一机遇,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紧紧围绕优势资源、产业定位开展招商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师市上下主动出击,创新招商工作方式,坚持补短板、强功能、打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为客商投资建厂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招商引资企业营造优良的环境。
九师白杨市商务局副局长韩世杰表示,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师市将招商引资作为积蓄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构建起“储备一批、在谈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项目招商引资循环机制,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推动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个个项目落地达产达效,是九师白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生动说明。今年上半年,师市新续建招商引资项目96个,已形成招商实物量11.29亿元,同比增长16.03%。其中,工业项目形成实物量4.43亿元,完成工业全年任务的40.27%。
挂好“升级挡” 唱好服务“重头戏”
走进新疆阳光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检修设备,为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作准备。
新疆阳光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杨表示,一六四团对企业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行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近年来,公司共投资5400余万元进行技术攻关,率先在全国实现制种玉米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截至目前,累计繁育制种玉米21万亩,繁育玉米杂交种子9.45万吨,直接受益群众4200余名。
近年来,一六四团立足边境农业团场实际,大力发展制种产业,不断优化服务,积极引导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落地投产,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两家龙头制种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团场增效、职工增收。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为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多措并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采取多项举措服务企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以“店小二”的姿态护航企业抢开局、稳增长。
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九师白杨市党委千方百计抓开工、强保障、优服务、促进度,强化经济专班职能,持续加强对经济指标、重点项目调度,落实好领导“包保”制度、“红黑榜”排名、资金奖励等激励机制,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今年以来,师市驻企工作组持续为15家重点企业纾困解难,帮助重点企业做好2023年的经营计划、投资计划和项目计划,以“保姆式”的服务为企业发展经营出谋划策。
“在整个项目招商过程中,我们会全程跟踪服务,落实好每一项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加大助企、惠企、稳企力度,让企业安心发展。”张燕说。
今年以来,九师白杨市兑现招商政策资金1105.2万元,兑现一季度招商考核激励资金295万元,进一步激发团场、园区、国有企业招商动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政策红利”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保姆式”贴心服务为企业提供便利,大大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助力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如今,九师白杨市产业发展富有活力,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工业企业发展稳定……处处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兵团日报》(2023年8月10日第5-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