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公公二十四载 用孝心谱写感人乐章
李朝霞,女,汉族,1973年6月生,第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37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李朝霞悉心照料公公24年,生活上精心照料,精神上关爱陪伴,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同时,真心关爱帮扶身边的老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乐章。李朝霞的家庭曾获评兵团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用柔弱身躯扛起家庭重担
2023年5月29日,李朝霞在小区内散步。
1999年10月,同为残疾人的李朝霞和高国福结为夫妻。考虑到婆婆1998年8月去世后,日趋年迈的公公至今独自一人生活,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公公,1999年年底,李朝霞和丈夫商量后将公公接到了自己的小家中一起生活。丈夫高国福是乌鲁木齐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奎屯工务段的劳务工,因工作原因,几乎常年在外,李朝霞责无旁贷地照顾公公。逢年过节,她给老人添置新衣服、新鞋子。公公视力下降,看不清字,她就从报纸上找一些老人感兴趣的新闻读给他听。每逢公公生日,李朝霞会精心挑选生日礼物,准备蛋糕,为公公做几道可口的佳肴,热热闹闹地给公公过生日。
2015年10月,李朝霞的公公因肺部感染生病住院,丈夫在外上班一时回不来,李朝霞就日夜守在公公身边,端水喂药,按摩腰腿,陪着公公聊天说话,向医生咨询饮食禁忌,做好公公的护理工作,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公,直至病情好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公和她相处得越来越像一对父女。
悉心照顾让公公安享晚年
2017年4月26日,李朝霞为93岁的公公高荣发剪指甲。
李朝霞的公公原本就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2020年10月,李朝霞的公公因突发脑血栓导致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无法正常行走。担心公公躺久了生褥疮,矮小瘦弱的李朝霞每天要多次给老人翻身,用温开水给老人擦洗身子。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身材瘦小的李朝霞来说,做起来并不轻松,这不仅是力气活,而且还是功夫活,帮公公翻一次身、换一次尿垫,她常常使出浑身力气,有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除此之外,李朝霞还坚持日复一日地为公公洗漱、喂饭、清理大小便,天气好的时候推着公公外出晒晒太阳。为了能第一时间掌握公公的需求,李朝霞白天守候在公公身边,晚上也不敢沉睡,只要稍微听到些动静,她就会起身去看看公公是不是有什么情况,等公公再次入睡后自己再回房间休息。
李朝霞年复一年的辛苦付出,街坊邻居们都看在眼里,既佩服也心疼,时常有人赞美她,她曾发自肺腑地说:“谁都会有老的时候,赡养老人是儿女的义务,老人家能多活一天,都是我们的福气,吃苦受累都是应该的,我不希望老人走了,在心里留下遗憾。”话虽朴实,却让人感受到背后沉甸甸的付出和真挚的感情。
用真情温暖邻里
李朝霞(左二)和家人的合影。
2021年,李朝霞被石河子市红山街道37小区火车站社区聘任为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为了把这份工作做好,她经常入户走访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逐一上门为小区的失能残疾老人办理重度护理补贴、为鳏寡独居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办理养老金认证、代缴水电气费用、协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上门为失能老人做检查等。
在关爱自家老人的同时,李朝霞能够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助其他有困难的老人。李朝霞的邻居中有一位目不识丁的独居老人李玉芝,这位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老年病,经常需要去市区医院看病开药,李朝霞便利用休息时间陪老人乘坐公交车去医院挂号就诊,陪老人测血压、血糖、缴费取药,并细心提醒老人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
2023年5月29日,李朝霞在小区内健身场所休息。
家住石河子市红山街道37小区12栋楼的独居高龄老人秦沛芳年事已高,李朝霞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便经常会抽空给她扫地、拖地、擦玻璃、归置杂物、清扫屋内死角等,叮嘱老人家中不要堆放易燃物品,预防火灾。秦沛芳曾笑着告诉别人说:“小李知道我干家务活手脚不方便,每次到我家又是拖地,又是收拾厨房卫生,忙前忙后,人可好了!”李朝霞对待工作的热心、服务群众的诚心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李朝霞工资收入并不高,家中还有公公需要赡养,可面对生活有困难的居民,她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2013年以来,李朝霞先后参与社区各项爱心募捐活动21次,累计捐款捐物7000余元。
李朝霞用柔弱的身躯扛起家庭的重任,用无悔的坚守诠释着“孝”和“爱”的真谛,用纯粹的真情感染着身边的人。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却用一点一滴的言行展示着新时代孝老爱亲模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