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3-09-28 09:07:19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杨波

聚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

把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红色志愿者银发宣讲队:用“活教材”讲活红色故事

8月2日,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红色志愿者银发宣讲队成员唐玉珍(左)为参观者讲述兵团故事。兵团日报常驻记者石继良 摄

“万古荒原上崛起的良田、道路、林带、水库和现代化农场、城镇,处处都有第一代老军垦们洒下的汗水……”9月26日,一师阿拉尔市退休职工曾海先正在家中整理修改红色故事《开发塔里木 建设阿拉尔》,“再过几天要给阿拉尔市的退伍老兵做一场报告,我得认真准备。”曾海先说道。

2020年3月,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组建红色志愿者银发宣讲队,招募党员担任讲解员,曾海先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讲好兵团故事,就是在参观者心中播下一粒红色的种子。退休之后,能通过这种方式发挥余热,我感到非常自豪。”曾海先说。

成为讲解员后,曾海先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他的讲解生动活泼,在讲到个别藏品与照片时,除了固定的讲解词,他还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让整个讲解更生动、更感人。

在宣讲队成员中,还有一名特殊的讲解员,她就是“塔河五姑娘”之一赵桂荣的女儿武琳琳。“塔河五姑娘”的故事,经她的讲述,总是饱含着不一样的情感,“我母亲是5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当时为了响应号召,她只有14岁,却谎报自己18岁。”每当面对馆内树立的“塔河五姑娘”雕像时,武琳琳饱含深情的讲解总能打动每一位参观者。

“我的父辈是塔里木的开发建设者,他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作为‘兵二代’,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艰苦奋斗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武琳琳说。

受一代代军垦战士的熏陶,武琳琳的女儿毕业后也毅然回到阿拉尔市,投身家乡建设。如今,武琳琳家的“兵四代”也出生了,令她十分自豪。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红色志愿者银发宣讲队由14人组成,平均年龄65岁,他们本着退休不退岗,继续献余热的精神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除了在纪念馆讲解外,还经常下基层、进团镇、入部队、到学校等宣讲红色故事。

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眼里,这群老龄同事是他们的偶像。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讲解员杜昊说:“作为阿拉尔市屯垦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鲜活的教材。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解总能将游客带入那段难忘的军垦岁月,值得我们学习。”

2022年以来,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红色志愿者银发宣讲队参与讲解服务累计达400场,服务时长超过3400个小时。除此之外,为更好地赓续红色基因,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团队持续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志愿文明劝导时长达1583小时,他们还长期活跃在连队、工厂、学校,深入讲述党史故事,弘扬兵团精神。今年,这支团队获评中宣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敏、兵团日报常驻记者石继良

二师二十二团医院“星光”服务队:“医”心相“护” 温暖如煦

二师二十二团医院“星光”服务队成员(右)为独居老人上门义诊(资料图片)。王虎虎 摄

“刘阿姨,这是您这几天需要吃的药,分好给您放在每个药盒子里了,您记得按时吃。”

“不用每周都跑过来啦,你们太辛苦了。”刘长芬用颤抖着的双手扶着二师二十二团医院“星光”服务队的成员说道。

年过八旬的刘长芬,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等身体疾病,老伴去世,儿女又常年在外很少回来,因为脑梗死导致的行动不便让她的独居生活面临着诸多困难。二十二团医院“星光”服务队在了解刘长芬的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不仅指导她用药、测血糖、量血压,还陪她谈心聊天,让老人独居的日子多了些许温暖。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是二十二团医院“星光”服务队的工作日常,为了让老人们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团队采取“一对一” 或“一对多”的服务模式,每月定期入户2次,风雨无阻为孤寡老人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确保老人身体不适时可以及时就诊。

一次凌晨3时,老人王双清在家突发恶性心律失常,他的老伴甘洛珠急忙拨通了“星光”服务队的电话。成员们冒着大雪,第一时间赶到家中将老人送到医院治疗。

“他们救了我老伴的一条命,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比我的孩子还要亲。”甘洛珠含泪回忆道。

“星光”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空巢老人共186名,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共 26次。团队耐心细致、充满温度的志愿服务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为进一步筑牢各族群众的健康屏障,“星光”服务队每周三在医院住院部一楼大厅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每月在社区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个季度联合团场在两个社区开展一次健康讲座并邀请相关专家授课,组织医生、护士讲解糖尿病预防及发病知识。

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42 场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手册 8654份,发放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宣传品7548份,培训人数累计13210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科学预防疾病的意识,提升了全民的健康素养。

除了坚持开展“爱老助老”、免费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星光”服务队广泛推广代理家长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等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心理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全力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目前,团队共服务留守儿童79名,累计服务共52次。

“我们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去。”“星光”服务队负责人、二十二团医院住院部主任王虎虎说道。(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敏、实习生娜迪拉·玉素甫

四师七十八团“马背”宣讲团:深山里的最美身影

四师七十八团“马背”宣讲团骑马行走在博孜阿德尔冬草场上(资料图片)。刘建 摄

“博孜阿德尔”,意为“一般人去不了的地方”。

坐落于大山深处的博孜阿德尔草场是四师七十八团重要的牧业草场,这里基础设施薄弱、信息闭塞,120多户牧工在深山里生活。

2019年8月,七十八团党委成立了由机关干部、连队“两委”、志愿者等28人组成的“马背”宣讲团。至此,踏雪山、越河流,成了“马背”宣讲团的工作日常。他们翻山越岭、昼夜跋涉,坚持深入边远牧场的牧工家中,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大山、送入草原,传递到每一名牧工的心坎里。

“牧工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我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让这里的每一名牧工都能够听得到党的声音,真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 “马背”宣讲团成员、七十八团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说道。

为解决牧工与外界联系困难的问题,2022年1月,四师七十八团“马背”宣讲团踏雪前行,深入博孜阿德尔冬草场,沿着崎岖的牧道骑马31个小时、跨越300多公里,为常年住在深山的5个牧点送去了卫星电话。

当拨通第一个卫星电话时,牧工们热泪盈眶,看点人霍依勒拜激动地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宣讲团为我们带来了温暖,特别感谢他们。我也要争取早日入党,像他们一样为牧场做好事。”

2022年,“马背”宣讲团9次深入牧区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理论宣讲。为了确保每一名牧工都能听得懂,宣讲团中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还用“双语”耐心细致地为牧工们讲解党的创新理论,并认真倾听牧工的感想感言,及时反映他们的现实需要,努力让宣讲成为“大喇叭”“连心桥”,切实打通服务牧工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马背”宣讲团不断在形式与内容上推陈出新,为牧工们宣讲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及防止电信诈骗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将法制培训搬进大山,增强牧工们保护生态、保护自我、守卫家园的担当意识。

除了给牧工传达党的声音,面对牧区缺医少药、物资运输困难等实际问题,“马背”宣讲团每次上山都给牧工送去大米清油等生活物资及家庭常备药品。2023年4月,宣讲团申请投入30万元,在包扎得尔九道沟驿站阔克苏河上修建了长68米,宽1.5米的桥梁,为牧工们及时解决了通行难题。

“在我们冬季转场,以前人和羊过河总会有掉下冰洞的事发生,十分危险。宣讲团来了以后,立马动工给我们修好了桥,让我们很感动。”点家坎里拜·孔吾尔汗欣慰地说道。

近日,中宣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七十八团“马背”宣讲团名列其中,获评优秀团队。(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敏、实习生娜迪拉·玉素甫

《兵团日报》(2023年9月28日第7版)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