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3-11-02 08:49:58 作者: 编辑:万代喜 责任编辑:许灏

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编者按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兵团共有5人上榜,他们分别是:一师十一团护林员夏万林、七师一二九团职工马全喜、十师北屯市绿环水务有限公司管网维护部检修班班长张新忠、十师一八四团四连退休职工沈博文、十三师黄田农场五连职工朱广兰。

他们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谱写出一曲曲奋斗者的动人赞歌。今日,本版刊发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时代精神的美好缩影、主流价值的生生不息。

夏万林:甘将青春换林绿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靖茹

10月24日,夏万林在林中养护树木。闫亚鹏 摄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北缘有一片树林,宽100米到400米、长84公里,林中生长着胡杨树、沙枣树、花棒、甘草等各类植物,黄羊、野兔等野生动物不时在林中出没。

这片沙漠中的树林并不是自然的造物,而是一师十一团的干部职工一步一步将绿色推进沙漠深处,从1万亩、3万亩、10万亩再到如今的20万亩,是他们用双手种出了距离沙漠最近的“绿化带”——“三五九”生态林。

护林员夏万林便是这治沙奇迹的见证者和缔造者之一,1993年出生的他已经陪伴这片树林度过13个春秋。这些年来,他累计巡护里程近7万公里,栽种树木上万棵,养护林带数万亩。

“我刚工作的时候,这一片树苗才刚刚种下,我们连续补种了4年多,才形成如今的规模。”夏万林指着远处的生态林告诉记者。

“那时候,条件恶劣,种树养树常常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一去就是一整天,渴了饿了,喝凉水啃干馕;困了累了,睡在沙窝里,一天下来身上都是沙,连鞋子里都能倒出半斤沙子。”夏万林说,受点苦倒是没什么,主要担心树种不活。

树苗种下去了,要浇水才能活。沙漠里低洼的地方,挖两米就能挖出水来,但这些水都是“咸汤汤”,根本不能用来灌溉。沙地高低不平,水泵灌溉往往不能滋润到种在高处的树苗,夏万林就只能和同事们用“笨办法”,一车水一车水地拉,一棵树一棵树地浇。

就这样,一棵棵树、一片片林在夏万林和同事们的悉心养护下慢慢长大。由于长年累月的户外工作,夏万林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手上也磨出不少老茧,刚30岁的他,脸上却满是风沙留下的沧桑。

除了种树,夏万林还有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巡护林带。他负责的是十一团十三连、十四连、十五连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景区沿线的林带巡护工作。“每天要巡护10公里左右,开车、步行相结合,主要是查看有没有火灾和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现象,有时车陷进起伏不平的沙地里,很久都开不出来。”夏万林说。

让夏万林至今都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7月的一个下午,他刚刚巡护完林带,驶离“三五九”生态林公路,就遇上了罕见的大雨,汽车陷进泥沙里。他赶紧联系团里的拖车过来救援,可是无论拖车怎么用力,车轮都还是在原地打转,夏万林索性下车,顶风冒雨用力推车,终于,汽车摆脱泥沙的束缚冲了出去。

“我的名字里有‘万林’两字,守护林木或许就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夏万林朴实一笑道。夏万林在沙漠边缘的十一团长大,目睹过风沙造成的灾害。“小时候常常连着几天太阳都被沙尘遮盖,天空泛着黄灰色的光。那时候没那么多防沙树,刮起沙尘暴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出门。”夏万林说。

有一天,年幼的夏万林看到地里的绿苗被厚厚的沙土覆盖,站在田埂边伤心地哭了起来。夏万林的父亲安慰他说:“这里以前只是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是前人们植树造林,与风沙奋战了几十年,才有了今天。那一排排的树木,就像战士,替我们挡风遮沙,只是这样的树木还远远不够。”

“那我也要做一名战士,我也要做一棵树,绿化和保护我们的家园!”小小的夏万林说。2010年,夏万林高中毕业后,毅然申请并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护林员,从此,开始了他用脚步丈量林地、用心灵守护林带的日子。

“更好地坚持下去,守护好我们责任区域的一草一木,让这片防护林更好地发展,这就是我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夏万林说。

朱广兰:“头雁”领飞共奔致富路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史进

10月25日,朱广兰(右)在大棚内给种植户讲解丝瓜管护技巧。郭曼玉 摄

走进十三师黄田农场五连的温室大棚种植区,在职工朱广兰的温室大棚内,翠绿的蔬菜长势喜人,朱广兰和工人们忙着采摘成熟的豆角和丝瓜,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对于蔬菜,朱广兰始终有着特殊的感情。多年来,她通过承包连队的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从“门外汉”变成了一名种植能手,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了很多职工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成为农场有名的致富“领头雁”。

今年48岁的朱广兰是一名军垦二代。早些年,她和丈夫一直以种植葡萄为生,由于承包的地少又不懂技术,种葡萄的收入只够一家人勉强度日。朱广兰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可又想不出别的出路,直到2009年农场调整农业结构,出台了惠民政策,鼓励职工发展设施农业,朱广兰当机立断,第一个报了名,并承包了两座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当年就获得了1万多元的纯利润,这让她赚到了致富的“第一桶金”。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验,朱广兰对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信心更强了。因为平时善于思考和学习,她发现反季节蔬菜的销路好、价格高,于是想试一试。但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要求高,要控制好蔬菜的品质和上市时期,这让刚接触大棚蔬菜种植的朱广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亲戚朋友们也劝她别冒险,但倔强的朱广兰并没有放弃:“别人种菜都能赚到钱,只要用心干,我就不信我成功不了。”

朱广兰每天泡在菜地里,跟着连队农业技术员边学习边摸索,并积极参加农场举办的各种农业知识培训班,利用闲暇时间在连队农家书屋翻阅相关资料、上网搜索种植方法、四处向人请教大棚蔬菜高效种植技术……凭着一股韧劲,一年时间,朱广兰硬是啃下了种植反季节蔬菜这块“硬骨头”。第二年,她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获益10多万元。

朱广兰致富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不仅连队的职工群众前来参观学习,一些哈密市的种植户也慕名前来“取经”,热心的朱广兰毫不保留地把种植技术无偿教授给职工群众。她时常到周围的大棚里进行“实地教学”,向职工群众传授松土、施肥、浇水、预防各种常见病虫害、保产保收等技术,成了深受职工群众信赖的农业“土专家”。除了在种植过程中“手把手”指导,蔬菜上市时,她还忙前忙后帮助种植户找销路,对接批发市场和超市。

黄田农场职工余世美身患小儿麻痹症,家庭生活困难。了解到余世美的情况后,朱广兰手把手教会了她新品种丝瓜种植技术,并帮助她承包了温室大棚,在朱广兰的指导下,余世美当年收入便达到9.7万元。

为了尽快帮助大家致富,朱广兰不仅出力还出钱。自2012年以来,朱广兰累计为困难职工垫付资金近38万元,帮助20多名家庭困难职工群众走上致富路。

如今,朱广兰承包了3座蔬菜棚,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农资店。她一手帮扶起来的20多户职工群众家庭也在稳步增收。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黄田农场设施农业发展迅猛,目前有各类大棚600多座,种植各类瓜果蔬菜,年产值达2300万元。

在做好大棚蔬菜种植的同时,朱广兰还积极向职工群众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广泛传播劳动致富、科学种植、科技致富的观念。

朱广兰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汗水与拼搏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路,以实际行动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写下了生动的注脚,鼓舞着身边许多人。

沈博文:为团场建设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贝

10月24日,沈博文在农贸市场维持交通秩序。杨金波 摄

10月24日一大早,十师一八四团农贸市场内,一位戴着红色执勤袖标的老人在指挥市场的交通。他就是一八四团四连退休职工沈博文。

1998年,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团场城镇化”建设,一八四团启动开发项目,当时,团场各个岗位都需要职工,已经退休的沈博文便主动申请,到社区当了市场安全员。

“团场正处于建设发展关键期,我虽然退休了,但还能给团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沈博文说。

到了新岗位,每天早晨天不亮,沈博文就穿上黄马甲、戴上红袖标,先到劳动力市场维持秩序,再到蔬菜瓜果市场去指挥交通,最后去各小区、街道义务巡逻……一整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一干就是25年。沈博文用执着和坚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一直想为建设祖国边疆贡献力量。”所以,沈博文毅然选择投身支援边疆建设。

1964年的春天,19岁的沈博文满怀理想与热情,来到了十师一八四团,成了一名军垦战士。

挖地窝子,这是沈博文来到团场的第一个任务。选择避风的地方,用铁锨和坎土曼铲掉积雪,用火把冻土化开,往下挖一个约2米宽、4米长、2米深的坑,再捡些枯树枝架在上面,盖上芦苇和土,地窝子就盖好了。就这样,沈博文在一八四团安下了家。

一八四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边缘,纬度偏高,冬季高寒,夏季高温,干旱少雨,条件十分艰苦。白天,沈博文与其他支边青年到野外开荒造田,种植苜蓿、小麦和玉米等作物;晚上下班回来,每人再打200块土坯……一个多月后,他们利用晚上打的土坯,在亘古荒原上建起了第一批职工宿舍——土坯房。

开荒造田、改造土壤、盖土坯房、建水库……尽管艰辛,沈博文从未动摇过扎根边疆的决心。

自从来到兵团,沈博文就从未想过离开,这里早已成了他的家乡。

两年后,团场基本建成。沈博文有文化,又是先进生产者,便担任了连队的文教工作。

从事文教工作中,为了支持团场发展,沈博文的工资要么给连队买办公用品,要么拿去帮助那些孩子多、有困难的职工家庭……工作多年,他几乎没有积蓄。

“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能把农活干得这样好,真不容易。”“热心肠,别人有困难,他都力所能及地帮忙。”谈及沈博文,一八三团的职工群众满口都是夸赞。

“看着团场一年比一年好,我做的一切都值得!”沈博文眼中满是自豪。

从19岁支边到团场,到现在年逾古稀仍在团场义务巡逻,沈博文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兵团,为团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虽然年龄大了,但党龄还很年轻,我要把余热献给我奋斗了几十年、又看着发展壮大的团场。”沈博文说。

张新忠:守护管网安全的“蓝色精英”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丽德尔·塔帕衣

张新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管网维护的理论知识(资料图片)。张越豪 摄

“永远在路上”,十师北屯市绿环水务有限公司管网维护部检修班班长张新忠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对于53岁的张新忠而言,“冬天一身霜、夏日一身汗、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身泥”是工作常态。

9月15日傍晚,张新忠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电话反映,城区内有小区管道出现漏水现象。

张新忠立刻联系同事赶往现场,在进行仔细排查后,发现漏水原因是管道出现破损。通过专业的测漏检查,张新忠迅速发现了漏水点。

为避免损坏光纤、燃气等管道,张新忠决定人工开挖基坑。同时,启动了抽水泵,边抽水边挖基坑。经过10个多小时的持续挖掘,终于把漏水点所在的管道全部挖出,进行抢修,成功完成紧急抢修任务,提前1小时恢复了居民的正常供水。

结束时天已蒙蒙亮,清晨的风带着寒意,张新忠再次检查已经抢修好的水管,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安心回家。

“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他们的问题,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张新忠笑着说道。

这样彻夜不眠的抢修,张新忠每个月会遇到三四次,听着居民家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声,看着小区里灯火通明,受到居民的赞许,张新忠心里如沐春风。

在张新忠成为水务管网维修工的15年里,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每一次都很难忘。

2018年的冬天,北屯市滨河小区供水管道突发事故。面对数九寒天,路面上冻难挖、管道上冻难接等困难,维修队伍中出现了“这么冷,我们咋修”“等到气温高些再来修吧”的消极声音。

“没水就没暖气,片区的居民不好过,我们克服一下困难,把问题解决了。”作为维修班班长,张新忠率先投入到这场艰难的管道维修中。

在寒冷天气中长时间作业,张新忠和同事们的手脚被冻得僵硬麻木。“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大家再加把劲!”尽管自己已经冻得直哆嗦,张新忠还不忘给同事们加油鼓劲。

经过6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管道终于恢复正常,而这时的张新忠已经完全直不起腰。

张新忠因常年与水打交道,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每次这样的抢修结束后,他都会疼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有些时候蹲下就起不来了,还得加强锻炼才行,我想一直走在为大家服务的路上。”张新忠说。

作为维修班班长,不管是下班后,还是节假日,张新忠都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即使好不容易按时回趟家,有了紧急情况也随叫随到、连夜返岗,几乎没有一个周末能好好地陪伴家人。

这些张新忠从未埋怨,因为他知道,有更多像他的家一样的家庭需要他来守护。

作为安装维修骨干,张新忠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徒弟们说他有不少“独门功夫”。比如,用手摸一下水流,就能把水压是多少说个八九不离十;看一下地面水流大小、听一下水流声音,就能判断出管道漏水位置大致在哪里,误差往往不超过2米。在“传帮带”过程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徒弟们讲解,放慢每个动作,让徒弟们看得更明白。

15年来,张新忠默默地奋战在城市供排水管道安装维修、维护的最前沿,守护着城市供水生命线。他将居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工作当中,为群众饮水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马全喜:致富不忘众乡邻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丽德尔·塔帕衣

马全喜(左)在给职工讲解棉花采收的注意事项(资料图片)。牛想为 摄

“老马,我们家棉花全收完了,今年收成很好,多亏你帮了我。”

“老马,我们家的棉花单产是近年来最高的一次,真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才好!”

……

随着七师一二六团棉花采收工作接近尾声,一二六团九连职工马全喜的电话也响个不停,大家同他分享丰收的喜悦,表达着感激之情。

“看着大家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接到一个又一个电话,马全喜的笑容里满是欣喜。

其中最令马全喜感到欣慰的是一二六团十连的职工李继文,当听到他说自己今年预计有20万元的收入时,马全喜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2010年,马全喜认识了李继文,当时的李继文居无定所,生活十分困难。马全喜便让李继文为自己管理棉花,长期传授他种植棉花的技巧。

经过4年经验的积累,李继文和妻子在马全喜的鼓励下,承包了100亩土地开始种植棉花。

马全喜对李继文说:“生产上有啥不懂的只管问,生活上有啥困难尽管讲。”从那以后,马全喜经常到李继文家里询问棉花种植的情况。李继文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马全喜。有一次家里缺钱,李继文不好意思开口借,马全喜知道后,一大早就把3万元送上门来。

不到十年时间,李继文在马全喜的帮助下,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买了铲车、小汽车,日子越过越好。

李继文说:“我这辈子都忘不掉老马的这份情义。是他在我危难时伸出了温暖的手,他就是我的贵人。”

在一二六团,像李继文一样在马全喜的帮助下摆脱困境、增收致富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马”。有人给马全喜算了笔账,他累计向职工群众借款近百万元。

说起这些,马全喜总是笑呵呵地说:“有人说我傻,净做些亏本的事,但我是共产党员,服务和帮助职工群众是我的宗旨。”

2007年,一二六团开始大力宣传推广加压滴灌技术。就在连队其他职工犹豫不决、不敢尝试的时候,马全喜在反复咨询加压滴灌技术的利弊后,做了连队使用这项新技术的第一人。

后来,团场开始推广超宽膜上一穴一粒棉花精量播种技术,马全喜再次率先使用了新技术。两次大胆的尝试,使得马全喜承包的棉花地籽棉单产由原来的280公斤逐步提升到了350公斤。

精量播种、节水滴灌、机械采收……在地里摸爬滚打多年,面对农业新技术推广,每一次马全喜都积极响应。

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好经验,没过两年,马全喜承包的棉花地籽棉单产超过400公斤。

马全喜富了,但他没有忘记带领连队职工群众同走致富路。他将自己种植棉花的技术传授给连队其他职工,有职工对新技术、新品种有顾虑的,他便带头尝试、讲解。

在马全喜的带动下,连队职工群众陆续接受了新技术,种植棉花新品种。近年来,他先后帮助50多名连队职工群众走上致富路,提供帮扶资金30余万元。他先后获得七师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

团场职工群众说:“只要我们需要,老马都会伸出手帮我们一把,他做的好事太多了。”

而对于马全喜来说,帮助更多的人一起富起来,就是最幸福的事。

榜样之光灿若星河

冯 远

最是凡人善举动人心。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激动人心的语言,只有匆匆的步履、默默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中国好人”。多年来,榜样力量一直在兵团不断地被传承,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评选中,兵团共有5人入围候选名单,为兵团的道德建设再添浓重的一笔。

“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正所谓“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感召人”,这种无形的力量,不是靠命令,也不是靠强迫,而是使人们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向善向上的情怀,生出一种见贤思齐的自觉。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还会产生一种“涟漪效应”,最终实现正能量的不断传递。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心存温暖之念,对“榜样”有了更多具象的感知,那么,我们该如何向这些榜样学习呢?

榜样之所以成为大家学习的范本,在于他们比普通人内心多了一份坚守,行动多了一份坚持。从19岁支边到兵团,到现在年逾古稀仍在团场义务巡逻,十师一八四团的沈博文扎根边疆的信念从未动摇过;累计巡护里程近7万公里,栽种树木上万棵,1993年出生的护林员夏万林已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树林中度过13个春秋……平凡的人生因为坚守而变得伟大、生动。我们要学习他们坚定执着的态度,在工作中,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敢于破解难题、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抓落实,在平凡琐碎中苦练能力,在坚守职责中磨砺人生,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他们之所以能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还在于他们在各自的事业征程上、拼搏进取中,始终为他人着想,他们的人生出彩,闪烁的是让他人幸福的光芒。七师一二六团九连职工马全喜、十三师黄田农场五连职工朱广兰,在自己走上致富路的同时,也不忘拉一把身边人,以实际行动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写下了生动的注脚,也鼓舞着身边的更多人。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人人为他人着想的时候,这个“总和”就必然是和谐的、和乐的、和美的。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把真善美的理念,通过举手投足投射到现实中,内化为品格,凝练成一种人生修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推动向上向善力量汇流成河。

一个好人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则彰显出全社会昂扬奋发、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中国好人”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道德标杆和身边榜样,厚植了崇德向善文明土壤,让我们向他们学习,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沿着他们的足迹坚定前行。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