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农业科技和装备:厚积薄发 “硬核”实力凸显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3-11-09 08:55:57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许灏

厚积薄发,兵团农业科技和装备有多“硬核”?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禚艺、实习生刘婷婷

10月4日,一台“兵团造”天鹅采棉机在六师新湖农场十五连采收新棉。 王猛 摄

秋高气爽,天山南北处处好“丰”景。

在兵团各垦区,丰收捷报频传:小麦、大豆高产纪录被一次次打破;“兵团造”采棉机驰骋“棉海”,一车车优质棉畅销全国各地;制种玉米籽粒饱满,苹果、葡萄等优质果品挂满枝头。

满怀丰收的喜悦,职工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兵团农业科技和装备真是牛!”

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根本的出路是农业科技。近年来,兵团持之以恒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全力保障高质量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将“硬核”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推广到农业生产各环节。

接力前行,科技支撑示范路径更明晰

“单产467.24公斤,兵团再创我国春播大豆高产纪录!”

“单产258.05公斤,麦后复播大豆免耕精播滴灌技术在北疆获得成功!”

9月22日、10月20日,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张玉先两赴八师石河子市进行大豆产量鉴定,宣布了这样两条喜讯。近5年,聚焦探索我国大豆高产技术新路径,张玉先7次从黑龙江来到新疆和兵团。

在隆隆作响的采收机械旁细致察看并不时记录,是张玉先的工作习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是大家共同的使命,测产过程也是兄弟单位之间交流学习的过程。”张玉先说,我们为兵团同行取得的成绩由衷感到高兴,同时也很受启发。

两次大豆产量鉴定会开始前,都会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地头,在田间不时俯身捏捏豆荚,感受大豆的饱满度。

在地头,这位老人享有明星般的待遇。兵团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林、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丛花、新疆农业大学教授章建新等专家快步上前与老人握手,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战勇搬来凳子请老人入座。“丛花,你们在南疆种植的作物产量怎样?”“战勇,复播大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给职工增加了一份收入,产量还有提升空间……”老人一一向现场专家询问叮嘱道。

这位老人就是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罗赓彤。从上世纪90年代起,罗赓彤就带领团队多次创下全国大豆高产纪录,2001年退休。“在这个领域,罗老师是开拓者,我们是继承者。”战勇对记者说。

今年,兵团在全国大豆领域取得的傲人成绩,离不开战勇团队等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努力。

从事大豆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以及高产栽培研究20多年来,战勇带领团队鉴定筛选出多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大豆品种,研究出适应西北灌区条件的大豆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模式,多次创造了全国春播大豆高产纪录。这些年,战勇团队每年20余次深入南北疆师市、团场,开展先进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服务。

近年来,兵团大力开展大豆高产创建工作,大豆种植区域从1个师扩大到13个师124个团场。张玉先说,兵团农业春播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麦后复播大豆免耕精播滴灌技术,可对提高我国同类地区大豆单产起到技术支撑与示范作用,对新疆和兵团优化大豆产业布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大豆产量提升、产业振兴作出了新的贡献。

愈难愈进,“兵团造”沃野驰骋更常见

眼下,正值棉花采收季,一台台采棉机在天山南北各垦区棉田里来回穿梭。今年,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截至10月15日,已采收棉花860万亩。

与前些年相比,近几年,国产采棉机在新疆和兵团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兵团造”采棉机驰骋在棉田里的场景越来越常见。

从去年开始,六师新湖农场职工曹永威就一直在关注国产采棉机。上一个采收季实地了解了国产采棉机的性能和采净率等指标后,今年,他购买了一台“兵团造”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这些天,棉花机采需求特别旺盛,已经采收了3000多亩,预计今年采收量肯定在8000亩以上。国产采棉机采净率高、耐用,年初的选择对了。”曹永威说。

2008年,新疆石河子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5行采棉机开始批量投放市场,采棉机国产化在兵团实现了零的突破。虽然后来贵航退出了采棉机市场,但点起的星星之火,现在已成燎原之势。

今年5月,在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区域创新合作区兵团展位,一款由十二师工业园生产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履带摘锭伸缩式棉花采摘头技术的新型采棉机格外引人注目。此款新型采棉机的采摘头对棉花种植模式的匹配度更宽泛,采收行距可自行调整。

在一师阿拉尔市,兵团企业将卫星定位系统等前沿技术应用于新型六行打包采棉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新动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重头戏”。面对这一课题,一批兵团农机制造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制造出物美价廉的国产高端采棉机,助力棉花产业逐渐摆脱了进口采棉机价格昂贵、采收成本居高不下带来的困局,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

坚守初心,种业振兴步伐更稳健

一阵秋风一阵凉,三春不如一秋忙。成熟收获期,四师各团场制种玉米地里满目金黄,采摘、拉运、交售……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年产8.3万吨,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就有8粒产自四师!”谈起制种玉米,四师种子管理站站长王亚军自豪地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四师可克达拉市所在的伊犁河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不同品种的玉米生长。该师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及大田规模化生产模式,推动玉米制种成为农业发展的“黄金产业”,持续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兵团力量。

数据显示,经过30年发展,四师可克达拉市打造高标准制种玉米优势基地13个,高标准农田覆盖率为100%;建成果穗烘干线13条,种子年烘干能力达14万吨;实现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为制种玉米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粒好种子,从试验田里“走”出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付出和努力。说起小麦育种,兵团许多老职工会想起一个名字——杨志刚。

杨志刚是一师农科所研究员,培育的优质冬小麦品种“新冬55号”,在兵团南疆各垦区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

1998年至今,杨志刚扎根南疆团场从事小麦栽培工作。他的实验室离家有250公里,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都扎在试验田里,记录数据、指导田管、选育杂交……

奋力耕耘结硕果。2015年,“新冬55号”以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耐盐碱等优异特性,通过冬小麦新品种审定,深受种植户喜爱。2016年,杨志刚团队试验田所在的一师四团冬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1335亩,产量平均增长9.96%;2021年,“新冬55号”被纳入塔里木盆地麦区“一主一辅”参考目录,并曾以840.34公斤的单产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

“新冬55号”的成功,并没有让杨志刚就此止步。如今,他依然奋战在兵团育种工作一线,成功选育出6个冬小麦品种。“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是兵团农业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志刚说。

优质小麦、棉花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培育……今年,兵团制种基地面积达到130万亩,同比增长18%。

春华秋实,丰收的故事仍在继续。兵团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收到新成效,一幅现代农业的崭新画卷,正在天山南北徐徐展开。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